马上又到一年毕业季,想必大四的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找工作、实习的实习、考研的考研。不管现在走的哪一条路,最终都是要面向社会,找工作的可以认为是提前了这个动作。个人是建议大学毕业就深入社会、走向职场的。
现在很多大学的教育有发展成为技校的趋势,因为每个学校都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如果读了四年大学找不到工作,对于学校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简直是饮鸩止渴。
我所理解的高等教育或者说是大学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并不是技校学的那一套技术,听我的没错,你在大学里四年学的东西进入职场以后会发现毫无用处,在职场上打拼两年要比你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多的多,要知道很多专业知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快就会过时,包括本人从事的建筑行业,各种规范每年修订多少实在让人应接不暇。
所以刚上大学的同学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大学到底要干嘛,这也是当年班主任第一堂课告知我们的,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并获得满意的答案最终又付诸实施的。
高等教育应该是形成或者纠偏世界观、价值观的地方,学习如何持续学习的地方。
我在大学四年里专业课一般般,却学了很多专业课意外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以后的日子里丰富了视野,多了很多的可能性,我想这是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你知道在职业生涯中,往往决定胜负关键的时刻病不在于专业能力上,而是专业以外的东西。
在目前这种高等教育体质下,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个人只能靠自己来平衡了。你可能认为研究生或者博士会好一些。如果你仔细询问一下一些过来人或者网上找一下,大部分的学校可能还是要让人失望的。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国内的高等教育其实是从研究生开始的。这样说有些极端,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也就跟着导师打打工罢了,一人一张办公桌,最后混个毕业证。从强度和全面性上来说真不如在职场商混,不过少了张毕业证。这可是很多企业的敲门砖,所以得事先考虑好了。博士的环境要比硕士好了不少,但读到博士了再到职场上貌似有点不太协调了,但大多数博士毕业后从事教育或者科研行业的比较多,真正走入职场的真是少数。
国内的大学教育基本上还是比较宽松的,四年随便混混也就过去了,最后只要能毕业就行了。这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观点并且正在实施的现状,很多这些混混的时候反而培养出了自己的兴趣,毕竟在高考以前很多兴趣是被压抑的。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毕业几年后在社会上混的比较好的反而是那些成绩不咋地的人。但只要自习观察呢就不难发现,这些在大学里成绩不咋地的人总有很多性格、兴趣或者个人魅力上的亮点,这些实在唯成绩论的环境下所不被赏识的。而在出身社会后,这些当初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亮点却往往能点亮职场的坦途。
总之,在无论怎样的高等学府里,培养兴趣、寻找自身的闪光点都是首要任务,高等教育之所以高,他是一个封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独立的人和社会的交接点,在这个交接点上你有四年的时间来思考和做准备,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如何持续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三观并且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