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2017

战略新兴板的生死劫是新三板?

两会期间,在十三五规划即发布的前夕关于上海战略新兴板被相关文字被删除,一石激起千层浪。被认为上海主导的战略新兴板胎死腹中。

无论是是IT圈还是金融圈一片哗然。因为战略新兴板被认为是承接海外(主要指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中概股而量身定做的一个交易所。

熟悉互联网圈的都知道,中国的对这些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基本上都在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上市,并且初创企业也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因为当初很多投资机构都来自硅谷。

何为战略新兴板

现在情况不同了,很多创投界投资国内也多了,并且由李彦宏背书。源于几年前的两户,作为代表的李彦宏发声,像百度这样的公司,主要业务在中国,却跑到美国上市,而美国那边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沟通起来着实费劲,况且中概股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包括早期的搜狐新浪之流看看股价就知道了。表达了百度想回归国内上市的意愿。这一提议很快得到IT界支持,很快这个思想被中央高层认可,所以如何解决制度上的问题着手开始了,于是乎上海战新兴板开始着手准备。

而与此同时,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以及准备在美上市的初创企业开始讲目光锁定在战略新兴板。并且很多中概股开始了回归国内的准备工作,2015年提出私有化邀约的中概股就有32家之多,包括聚美优品、酷六、搜狐、360、陌陌等多家互联网公司。

关于战略新兴板消息出来不久有有传言国内不少优秀企业准备在此平台上市,国外资本市场只作为次要选择。其中就包括爱奇艺、蚂蚁金服、大众点评等一批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像百度这样体量的公司不可能随便私有化,毕竟国内还没有相应的平台来接纳。

回归企业的选择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公司的回归国内上市成为一个大问题,大家本来是奔着战略新兴板去的,可是迟迟没有结果也不是办法,很多公司等不了。所以也就诞生了一个全球稀有的现象就做壳资源。上海深证主板上市对公司有很苛刻的要求,光一条盈利要求就pass掉了一大批,要知道连京东都还在亏损呢。

所以有实力的基本上都借壳上市,包括刚刚成功借壳的巨人网络应该有很多话说。因为借壳可不那么简单,一来费时费力,二来费用太高。借壳上市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壳资源,就是那种st和没人买的垃圾股基本上是首选。以为没有退市制度,这样的破公司无法退市一直存在股市上,收购这家公司后将资产全部注入到这个上市公司平台上,然后在剥离原有资产,完成上市。一个壳资源就要高达几亿,像极了七八十年代的粮票、购买券。

战略新兴板的催化剂——新三板

其实从新三板落户北京金融界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政策太重要的。也就是说,上面是否有人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说到新三板,这个诞生于深证交易所的系统到后来独立,深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被别人抱走而无能为力。在争夺新三板落户地的过程中北京上海深证天津展开了较量,最终北京凭借一系列优势获得最终胜利。说好的治理大城市病、说好的疏散北京非首都职能呢?因为北京离中央最近。

按照常理来说,资本市场放在上海或者深圳以支持连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才是正确选择。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的,这里的玩法和国外不同。国外的证券交易所都是相当于一个私人企业,包括香港也是,很多人都可以注册成立一个,而国内证券交易所相当于一个政府机构。

眼瞅着这个叫做新三板的东西旁落人家,这个被称为中国未来纳斯达克的交易系统着实让上交所、深交所如坐针毡。深交所已经有了创业板,而以厚重的主板著称的上交所再也坐不住了。因为新三板对上市条件比较低,没有主板严苛的条件,也就是说,新兴的初创企业基本上都会新三板来上市,但是这些新兴企业一旦发展壮大,这个小小的新三板将真可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事实上来看,新三板的火爆正度着实让人侧目,2015年年底,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企业已经突破5000家,基本上已经超过了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和。要知道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可能就不再是小企业了。他们可能会成长为百度或者阿里巴巴这样的巨无霸。到那时,新三板将不再是一个面对初创企业的平台,坐实中国版纳斯达克。加上又有政策资源的优势,上交所和深交所将迎来强劲的竞争对手。

既然新三板在上游截流,那么上交所就想了个辙,截胡。去年政策都在支持资本市场的分层,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只有主板市场的资本市场是不成熟的。目前在主板市场排队准备上市的企业就有大几百家,由于主板今年又跌出了熊,每个月开闸放行也就那么几家,这几百家全部上市估计也是五年以后的事情。

很多企业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的,所以也导致了新三板的火爆,这么大的企业数量导致新三板都开始考虑分层了。

战略新兴板就这么夭折了?

从我个人的理解的来看,战略新兴板不会随便夭折,毕竟上海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即使高层政策不支持也会以另外一种形态诞生。

高层对于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一致的意见,如何打通转板通道、注册制等才是大事,如果很快打通专板,那么战略新兴板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专板苦难程度最高,连个注册制到目前都推行不了,专版谈何容易。

即使全国性的战略新兴板无法推出,至少区域性的交易平台也是箭在弦上。不是写不写进十三五规划就能阻拦的。因为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解决中小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是未来几年着重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日常高频优秀软件分享(干货)

在前两天写的「怎样才能用上优秀的软件」中大概说了一下个人在面对庞杂的软件市场中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软件,一款好的软件或者好的软件组合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减少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带来的痛苦和困扰。

这里主要说的是笔者这么多年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试用的各种比较不错的软件,供大家参考。由于现在是跨平台的时代,这里主要也是从各个平台/系统来说明。由于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的场景不同,所要使用的行业软件略有不同,这里主要是分享本人使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软件。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部分的企业工作主流电脑环境是Windows,当然,高逼格的企业标配Mac毕竟还是少数。

Windows环境下

1、办公组合选用WPS,很多人会说日常使用Msoffice,因为微软这办公软件领域是绝对的王者,但Msoffice并不免费,据我所知,真正购买正版office的企业应该不多吧。office2003版和2007版并不兼容,而后来的2014版本兼容性也有又少问题,而主流的企业基本还是以office2007为标准。WPS是国内金山软件出品,最大的好处是免费,提供云备份,由于服务器在国内,比微软的云存储要快很多,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Foxmail,当然你可能要说微软的Outlook,但我依然认为Foxmail更加适合国内用户尤其配合QQ邮箱/Foxmail邮箱使用,在升级到Windows10后,由于账户的原因导致很多微软默认软件无法使用至今也没解决实在让人无语。由于个人从事的工作经常要发送大的附件,Foxmail提供的超大附件功能实在是贴心,而且这个团队让人安心,没错就是后来做了微信的张小龙团队。

3、福昕阅读器,告别Adobe reader吧,这块小巧的软件让你在打开PDF文件的时候不再痛苦,速度飞快。

4、云存储,笔者使用百度云管家+腾讯微云双备份,由于之前在文章中说过,国内的很多软件厂商为了战略利益经常不顾及用户,说关闭就关闭,所以双备份很有必要,避免哪一天这个云盘无法使用,上百G的文件换个挪个地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电脑只要开着,所有修改、增加的文件可以后台直接同步到网上,回到家里如果要继续工作打开云盘即可。由于云盘对于这些百度和腾讯来说投入巨大却没有什么收益,能用多久实在让人担心。另外在第一条中提到的金山公司提供的云盘也不错,可以配合wps使用,如果经常文档使用较多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个人工作的缘故经常要备份大的图纸文件,百度云网盘和微云更加方便。

另外百度云网盘提供的离线下载功能着实方便,下载个电影啥的比迅雷方便。

5、文本编辑器Notepad++,经常要用到纯文本或者代码的话这是个非常好的选择,软件很小、速度很快、功能强大。但日常办公使用的人可能并不多。

6、Evernote(印象笔记),国内版叫印象笔记,由于用的比较早一直用的evernote国际版。这是个笔记类软件,横跨全平台,相当方便。笔者主要用来做每天工作日记、GTD清单、知识管理工具,提供很多扩展,Evernote+手写笔记本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Evernote提供很多扩展,汇总读书笔记、网页保存,网上还有很多提高效率的相关模板,个人经常使用的是讲问题或者灵感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记录、或者拍个图片,回到办公室或者家里同步一下即可整理。当然市面上有很多专为GTD开发的软件,但软件太多了反而也是一种负担,集多功能于一身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7、QQ是个沟通的神器,自从MSN退出后QQ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替代,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个人现在的QQ主要的用途是工作沟通,发送文件等。

8、浏览器chrome,这是谷歌出品的一款浏览器,目前更新的版本号已经到50了,忘了IE或者微软的Edge吧,chrome不再是刚开始的geek专用,现在已经获得几乎所有网站的支持,当然国内的政府性质的网站向来只支持IE。

9、同花顺炒股软件,尽管被业界鄙视,但不得不承认,做的确实相当好用,最近又出了Mac版,虽然被指基本上是全面抄袭富途牛牛。

10、网易云音乐,之前使用过QQ音乐、虾米音乐等一系列音乐软件,网易云音乐在很多方面秒杀对手,用一个月就知道。 软件横跨所有平台,着实方面同步。

11、专业软件,这里和每个人从事的行业有关,例如笔者主要使用的有AutoCAD、Photoshop、Revit、CAD迷你看图等。

Mac环境

大部分软件和Windows差不多,因为这些软件基本上都是跨平台的,不过还是有不少优秀的软件只有在Mac上可以使用。

1、办公软件iwork套件,这款软件只能在mac系统下使用,尤其是高逼格的Keynote,也就是windows下所说的PPT幻灯片,这是目前无法跨平台的一大障碍,虽然微软推出了Mac环境下的office软件,但价格并不便宜,兼容性也令人堪忧。

2、写作软件Ulysses,这也是目前刚刚开始使用的一款写作软件,着实好用,期待什么时候推出Windows版,填补一下Windows下没有一款好的写作软件的空白。

3、Dayone日记软件,专为写日记开发,不过目前自从有了ulysses和evernote使用的必要性正在降低。

4、富途牛牛,这是之前唯一一款mac平台下的炒股软件,前不久也是才支持国内A股交易,主要面向港股、美股。不过同花顺刚刚也推出了mac版,界面几乎和富途牛牛一样。但富途牛牛在mac端深耕多年,技术实力相当不错,这方面同花顺还需要追赶。

5、苹果新的图片软件,新系统的图片软件比原先的iPhoto软件更加方便好用了。Windows下查看图片个人也是使用微软自带的软件,但功能方面和易用性上和苹果的图片软件无法同日而语。

手机端的应用就不在赘述了,由于个人使用的大部分软件都是跨平台的,Android平台对标Windows平台,Mac环境对标iPhone环境即可。Web端的应用也是一个大的系列,有空再单独写一篇。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怎样才能用上优秀的软件?

感谢科技以及互联网行业者二十年前来的蓬勃发展,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工作的便利性被极大提高。

而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且在选择应用工具上来说也是接近爆炸的时代,Apple过段时间就要开发布会了,不出意外的会公布一些数据。

截止2015年底,苹果公司的软件应用平台APPstone上已经超过了170万款软件可供选择。

也就是说只要你买了iphone,那么在安装软件的时候讲面临170万的选择。

这是全球的软件开发公司或者个人发布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的,要知道苹果对于发布软件是有很多限制的,需要先审核后发布。

而对于在pc时代不需要审核的电脑程序要比这个数量大的多,Android可以认为是移动时代的windows,在这个平台上运行的软件数量相当可观。那么电脑和手机上如何选择安装软件已经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

之所以令人头疼是在于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如何选择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当困难,同类软件可供选择的就很多种,所以在「知乎网」上问关于如何选择软件的问题一直很热门。

如何选择到优秀的软件估计是个永恒的话题,因为这个行业更新迭代太快了。也就意味着很多软件的死掉和新的软件诞生。

下面分享一下我在这些年来使用和选择到的优秀软件的逻辑。

1、尽量使用跨平台的软件

现在大家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基本上不像十年前在一个平台上了,对于一般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至少有一台只能手机、一台电脑。多的可能有至少4-5个平台。如PC、Mac、iPad、iPhone、Android平台等。

所以如何实现在多平台的无缝切换成为日常工作中的刚需,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减少在不同场景下无法切换带来的痛苦。经常用电脑人应该有所体会,尤其是不是一个系统的软件。

例如目前我坚持使用印象笔记,而并没有使用有道云笔记或者当年的的盛大麦库。不过现在有道基本上也实现了跨平台,但是来的有点晚。

2、尽量使用大公司开发的软件

这个很好理解,大公司有资金有资源,实力更强,开发的软件更强大。当然这也并非一定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公司可以降低软件死亡的几率。

如果是一个小团队开发的软件,或者个人开发的软件(这样的软件很多),由于盈利的压力,不能解决商业模式魔咒的话软件很快会死掉。

另外,大公司有更多的人力和经济资源来开发不同平台下的软件版本。

例如微信可以做到全平台覆盖,但是米聊就有点困难了,要知道当年米聊可比微信流行多了。

3、尽量使用国外的软件

这样说可能会被很多人骂,说我崇洋媚外,最近十年以来国内的软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软件质量甚至超过了国外同行。

但还远远没有全部超越的地步,所以国外的开发者在软件行业的积累要比国内多不少。想想你电脑上安装的基础性的软件有几个是国内开发的就一目了然了。

这是因为在国外流行的软件尤其是欧美开发的软件基本上具有全球化视野,尤其以美国的软件为甚,这方面国内的软件公司或者说开发人员还需要学习。

所以你经常见到的一个现象是,一款美国人开发的软件,很快就会有很多种语言版本,国际化很快。而国内一般刚开发出来的软件基本上只有中文版本,国内用户增长遇到天花板了才开始拓展国际市场,这个时间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五年十年。

连微信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也是这样,这也导致了在估计市场上微信丧失了很多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

还有一点是国内的很多软件更改极为随意,这大概也就是这些软件很难长久生存的缘故吧。

所以,笔记我用印象笔记(Evernote)而不是有道云笔记和为知笔记,国内的这两款软件经常随意更改,所以导致经常出问题,其实我只是需要一款能长期使用的稳定的工具,不至于用了一年半载之后,这款软件就挂掉了。

基于以上三条对比一下基本上就能选择到目前市面上的优秀软件,并且可以安心稳定的使用。

当然也有一些软件是例外,例如目前使用的写作软件Ulysses,其目前还无法满足全平台覆盖。在Windows平台下基本上是找不到一款如此优秀的写作软件。

抽空分享一下我觉得比较优秀的常用软件,如果有人需要的话。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春天来了,你该跳槽吗?

记得曾经在冯老师的「小道消息」上看到一则关于员工离职原因的概述挺有感触,引用如下:

入职1个月:离职与 HR 关系较大;

入职3个月:离职原因与直接上级关系较大;

入职6个月:离职原因与企业文化关系较大;

入职1年: 离职原因与职业晋升关系较大;

入职3年: 离职原因与发展平台关系较大;

入职6年: 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很小。

看了之后是不是挺有共鸣的。

三四月份和年前一二月份基本上是跳槽的旺季,可能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开始逐渐变暖,让人蠢蠢欲动。或者正如老话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告别了一年,新的一年在拿到年终奖之后几家欢乐几家愁,确实要规划规划未来了。

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总结的规律是,如果在一个公司一个岗位上工作了两年还原地踏步(当然这是建立在你没有混日子的前提下),那么我建议你应该离开这个公司或者申请调到其他岗位上。

一来,在一个岗位上勤勤肯肯干了两年还没有得到晋升,可能是这个公司的文化有问题,或者你的上司所管理的团队有问题。所以你需要换个工作了。

二来,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下奋斗了两年,连那个文件在第几个柜子里都了如指掌了,但还是没能获得晋升的机会,可能是你个人出了问题,没有得到公司或者领导的认可。那么你就更需要换个环境来重新历练一下自己,在新的环境下,重新思考和锻炼。

笔者从事地产行业,不巧,今年真是房地产大洗盘的元年,90%的地产公司都遇到了发展瓶颈,没有新项目开发,老项目卖不掉,当然一线城市另当别论,老板是不养闲人的。

没活干了还要那么多人干嘛,经过二十年的大发展,国内从业人员的数量甚为可观。而今年很多人从业人员将面临着转行。而这个时候来讨论跳槽这个话题可能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要么换个公司,要么换个行业。

由于这二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房地产,这也导致了,地产行业不景气之后很多行业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大家冷暖自知。

现在国内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趋势和当年的香港一样,从几万家房地产公司将迅速聚集到几百家甚至几十家巨头那里。这不年初几个大的国企已经拉开了兼并重组的序幕,这个过程估计至少会持续五年左右的时间,小的房地长公司或者被并购,要么就转行。

所以,从这样的形势来看,地产行业乃至上下游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流动将加快,明智的选择是找一家大的国企靠拢,你看人家王石就深谙此道。

自然进一般的国企本来就不容易,加上现在选择的更多,所以这些国企也将会优胜劣汰,能力强者得以进入这样的平台,而能力一般的将面临失业的危险,或者被迫转行。进国企的也不要高枕无忧,在国企呆过的应该都有所体会,其公司环境是和民企完全不同的,过多的内耗和政治氛围将伴随左右。

这基本上是目前的大势,房地产还能苟延残喘几年,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不得不考虑未来的人生轨迹和职业规划。这场经济危机(尽管很多国家都不承认现在是经济危机)是全球范围内的,其影响的深远程度可能不会像2008年那场经融危机迅速过去。做好打持久仗的准备。

那么,2016你准备好了吗?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记一家烧饼店的兴衰

那是在2015年的春夏之交,比今年要晚一些,小区门口在我一不留神之间开始了一家烧饼店——「晨光烧饼」。

一时间洛阳纸贵,前来品尝的人络绎不绝,该店不过十几个平米,没有座位,只有一个窗口对外,台面高约1.5m,台面下是玻璃橱窗,里面放着几个竹条编制的方形平底框,里面放着各种口味的烧饼。上方是各种价目表,竖排版,排满了整个橱窗头顶,导致对外的窗口被挤压的很小。

有素馅和荤馅两大类,牛肉馅最贵,由素到荤1-3.5元不等,牛肉馅最贵,没有馅的最便宜,到也很好理解,价格基本上是根据里面的馅的材料价格确定的,大多烧饼是用油外表煎制或者烤箱烤制。

由于火爆的场面导致我在至少开业的前一个月时间里没有买到过。心里恶狠狠想着,看你们吃两个月烧饼腻不腻。

实际上情况也这样,每天早上上班本想买个作早饭,无果,下班回来准备买个配晚饭,无果。门口永远排着几个到十几个人,可恨的是一次排队至我告诉已经全部卖完,前面一位大姐买了六个。一度让我觉得这帮人是烧饼托。

这种情况在一个月之后开始有所好转,估计那帮人已经吃腻了,毕竟小许附近的受众群体上有限。我经常买的是酸菜馅和不带馅的,两个基本管饱。再次一脸狐疑的想起买六个烧饼的大姐。

买了两次后就有点腻了,可想而知,那些坚持一个月早餐吃烧饼的真是挺拼的。这是拿生命在支持烧饼业发展呀。

后来隔三差五我会买一个在路上对付晚饭或者午饭,因为赶车的缘故,为了节省时间,这是最快的快餐解决方案,比kfc还快。

事实证明其关门速度也比对面的kfc快,就在这个月,在一不留神的石湖这间店面换成了「牛肉汤馆」。这才让我努力回忆这家烧饼店是什么样子,曾经记不清多少次我从这店门口进过,但我并没有买他们的烧饼,现在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好像这家店的关门是因为我没有多买几个烧饼的缘故。

在回忆的时候猛然在意识到,原来这家店在很长的时间里已经没有那种排长队的盛况了,很多时候是三三两两的人来买烧饼,由于我在晚上和中午买的居多,其他时间段的生意无从考证,但在这就餐的高峰期的门可罗雀估计也预示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虽然这烧饼不算太好吃也不难吃,但这种靠单一产品来打市场的店终究很难做长久,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风靡一时的「土家掉渣大饼」,那种风靡是全国范围内的,着实令人侧目。记得当时还有很多人写了相关分析,为何土家掉渣大饼无法像kfc等洋快餐做到标准化云云。

期待不久的将来我又可以写一篇「记一家牛肉汤馆的兴衰」。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李世石和AlphaGo人机大战不是零和游戏

李世石和AlphaGo第四场对决是以李世石是的胜利结束的。网上纷纷传来捷报,很多人更是喜极而泣之后来到网上一通赞颂,强烈表达了机器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有点贴大字报的感觉了,明显是情感在收到极度压抑之后的宣泄表现。

这场人机大战本来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比当年IBM的深蓝战胜象棋大师的造成的影响更大。

因为第一,这是Google deepmind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可以不断进化,宣称可以思考。从比赛的形势来看,围棋和象棋不是一个级别,对于计算机来说,这种计算要比二十年前的计算更加复杂多变。

而且Google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全球包括国内去年到处都在宣扬人工智能,包括百度公司也在该领域进行巨大投入。

所以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这种普及也是造成今天这么大范围讨论的根本原因。

二来呢,前三局神童李世石同学被3:0干掉,支持李世石的一方根本没有反击的机会,只能在网上发出一些微弱的声音,完全被赞颂机器人必胜的声音盖过掉,甚至大家都在讨论5:0以后该怎么写文章的事情了。

尤其是以互联网科技行业为代表的写手们,因为这些人从事科技行业,本身带有唯技术论的嫌疑。所以写的文章观点当然也不够客观。

但前三局地事实让这种声音放大了而已,这一场胜利后舆论开始掉了个头,唯人论又出来了。实在可笑之至。

谁都不能抹灭这三十年来科技行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多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当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是一个领域的发展就能一蹴而就的,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起步而已。

人脑的复杂运算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完全解开,自然电脑要想模拟人脑来思考问题本来据是个伪命题。人工智能干的就是这个。

早在美国电影中早就出现过这样的画面,机器人开始具有思考学习能力后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比人类学习的要快,想要统治地球,最后还是被人类所战胜。

电脑能不能得到人脑的计算能力,并且模仿人脑的学习思维能力目前还无法断言,但从这么些年的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这个时间是十年还是一百年现在还没人知道。

网上形成支持人和机器两大派别站队实在可笑,机器胜利只能说明计算机科学获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果,人胜利说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还有不少的路要走,二者不是零和游戏。

谁能预料下一场技术革命爆发在哪个领域呢。

目前整个世界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归根结底还是科学上没有革命性的创新来带动生产力的大发展造成的。蒸汽机和电的发明为人类的发展实现了两次跳跃。

这一次呢,目前有个论调就是人工智能乃至大数据会是个不错的方向。从目前的世界现状来看,几十年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毫无生气,整个世界粘稠的让人无法呼吸。

如果没有革命性的创新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一战二战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题图摄影:爱乐」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坚持,到底是不是一种病

上个月初的时候我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每天更新一篇,坚持一年,以来看自己能不能坚持这么久,二来,通过这个试验来看一下自己到底有哪些变化。

其实坚持每天一篇对几乎所有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数了一下,从上个月至今更新了24篇,这不本月刚刚过三分之一,昨天就请假一天。其实每个月能保证二十几篇的更新平率已经实属罕见,节假日不休息,当然有特殊情况没法更新是没办法的。

从目前执行的情况来看还不错,这个月不出意外应该也能保持二十几篇的更新,之前我在博客里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坚持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一种病。

因为类似像我这样的计划的活动还有很多,例如每天跑步10公里、每天打卡等等,尤其是在像豆瓣小组各种与拖延症搏斗的社区中,类似的活动简直可以说是逆天,但类似warfaIon的100天行动计划追随的人不可谓不多。

可能在很多看来这帮人坚持吃饱了撑的,脑子进水了,这是病,得治。

是的,这种强迫症在很多地方都有,当然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例如,导致人身心焦虑,而且容易变得狂躁,容易失眠,行动开始变得和常人不同,内心痛苦。

但也并非都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负面的情绪可以在坚持中被自我肯定打败,真正带来积极影响的是在获得了成就感的时候所给予的自信心的提高是很多其他活动所无法提供的。

正如我制定的这个计划,在写了将近一个月之后开始变得焦虑,因为一直在不断的输出,没有及时补进精神营养的话就很难再写出来东西,这就逼迫自己去读,由此形成正循环,这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

每天下班后本想躺床上休息或者看个电视放松一下,但总有另一个我在耳旁不断的提醒自己,今天的公众号还没更新呢。

打开公众号告诉自己,又到了今天写「日记」的时候了,有时候发现公众号这个每天只能推送一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阅读端的用户,也是为了后台更新的人。尼玛一天更新五篇还不把人弄死啊(这里没有贬低某平台的意思),当然,团体作战的单位就另当别论了。

而且,公众平台的这个原创声明功能必须要是在300字以上才能声明原创标签,所以基本上想偷懒这条路也被封死,貌似最近对原创视频放开了300字的限制。考虑到基本上是在手机端阅读,文章基本控制在一千字左右或者一千字以内,这简直就是命题作文呀。

其实,类似于每天10公里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重复同样的事情,强调表转化统一化的文化,从而让这种坚持给人带来的痛苦慢慢减轻并形成一种行为习惯。

如果你什么好的建议欢迎跟我联系,或许也可以开展个类似的活动一起倍受煎熬一下。

「题图by Seemann」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每个小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

「题图摄影:爱乐」

终于得空晚上看了《叶问3》,一部功夫片能拍到第三部并且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真是奇迹,尤其是在香港动作片衰落的今天。这个档期上映的国产电影实在是少的可怜。

情节上这应该是叶问系列的最后一部片子了,熊黛林饰演的李永成已经去世,也就是说甄子丹和熊黛林这个荧幕夫妻档将告一段落。但是资本是逐利的,只要有票房,可能还会一直不停的拍下去。

说说观感

片子和前两部稍有不同,叶问到香港后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不再是前两部的颠沛流离穷酸潦倒了。

甄子丹饰演的这个叶问气质和以往不同,但个人感觉却更能体现其精髓,乍看儒雅斯文,动起来每个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传言咏春拳创始人是个女人,所以他的动作一般幅度较小,正是由于幅度的降低可以明显提高速度。

影片以两个小孩「切磋」正式拉开,是啊,想想那些大人们之间的争斗和孩子之间打架又有何不同呢。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正如那句说小孩的名言「给他根该死的棍子,让他站在那该死的泥地里吧」,画面感十足,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小时候的画面。

同期上映的还有来自大厂迪斯尼的《疯狂动物城》,口碑相当好,所以,在电影院门口男朋友基本上先选择看叶问,而女同学则选择先看迪斯尼的动画片。折中的办法是两场都看。前几天《叶问3》的票房造假事件对电影本身产生了不少影响,豆瓣评分6.7,而迪斯尼的这不动画片却9.4分。

相较前两部,《叶问3》在情节构成上不算成功,过多的动作场景让原本想表达的主题被削弱,而人文关怀上和动作划片有点生硬,所以在这方面上想必前两部有所欠缺。不过至少给个7分应该没问题。

一点感想

国内电影市场化程度较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从我小区附近的万达影院来看《叶问3》排片量基本上在半小时一场,我晚上坐看的那一场基本上只有三分之一上座率了,而《疯狂动物城》属于进口电影,自然在排片量上有所减弱,一小时一场。

现在的电影投资制作发行基本上都是群狼战术了,你看看这部国产剧开头有多少家影视公司,实在壮观。而目前坐拥国内第一大院线市场的万达院线也有自己的影视公司万达影业,因为这种寡头的存在所以万达排的电影在发行上就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在排片量、时段上卡死对手。

市场寡头的出现不利于市场化的竞争,之前在文章中就已经提到过,万达影院已经将所有取票终端集成到自己的平台上,所以之前所见到的猫眼电影、微信电影票、格瓦拉、淘宝电影票、时光网电影票等等取票机一字排开的壮观场景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万达自己的取票机器。

所有这些网站只能计入到万达的系统中来,这是万达强势风格表现,也是这种寡头出现整合资源的结果。你想想,如果全国的万达影院都不接受猫眼电影了,估计猫眼电影要苦了。

最近几年风头正劲的乐视也开始往内容的上游走,所以有了乐视影业。基本上和万达是一个逻辑,万达自己已经扛起了振兴民族文化产业的大旗。虽然这种图好风格让人讨厌,但凭借该公司一贯的超强执行力,不可小觑。


股市日记

今天万达院线停牌,拟进行资产重组,万达准备将万达影业打包进万达院线这个上市公司里,停牌家八十块左右,基本到了发行价,较最高峰一百四十几已经超跌,适合入手,基本逻辑是万达院线盈利能力非常强,在市场上垄断地位加强,并保持高速扩张,老板非常重视。前几天本想割肉换仓,一犹豫机会就这么溜走了。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简书,到底能不能找回文字的力量


「题图摄影:爱乐」

今天谷歌deepmind开发的alphaGo和李世石的人机围棋大战下午开始刷屏了,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就说一点吧,李世石说的很客观,机器战胜人只是迟早的事情。

今天来聊聊一个很小众的网站——简书「 jianshu.com 」。

简书是何物?

简书是个创业公司开发的一个以写作社区,兼顾写作和阅读的网站,是从一个笔记类网站进化而来。现在不仅在网上上可以使用,也上线了了ios、安卓手机应用。

每个注册的人有个写作后台,也有个发布页面,有点像博客,不过这里没有广告,纯粹的写作社区的,有很多热爱码字的小伙伴。

我与简书的故事

简书首页上线了个新功能叫做时光机,查看了一下我是在2014年2月12日注册的,说来也巧,当时看到这个网站也是无意中的。

那段时间比较闲,摆弄纯文本编辑器,在v2ex上听人介绍了有个叫简书的网站提供的在线markdown所见即所得编辑器。如下图:

当时的域名还是jianshu.io,后台主色调为很有书写欲望的浅黄色,左右两栏用markdown编辑后右边立刻显示发布后的效果,网站的标题叫做「找回文字的力量」,一下子击中了我。

于是我开始注册,将博客上面的文章同步更新到简书上面,当时首页还很简陋,有个最新文章一栏,新发布的文章都有机会在首页上展示。

所以一般时间段掌握好的话,文章都能获得不错的阅读量,当然不能和现在相比,网站用户量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当时有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网站上缺乏重量级写手大家基本上当做一个论坛在玩,每天在写的文章实在少的可怜,我基本上花一两个小时就将当天所有新文章阅读一遍了,很多还是简书自己的员工写的。

因为他们团队很多都是写作爱好者,所以才创建这样一个网站。简书CEO网名简叔(这个名字有占人便宜的嫌疑),也是个喜欢习作人,小伙子胖乎乎为人挺好。

优质文章的缺乏真是灾难,首页上基本上很难看到一篇像样的有质量的文章,我的博客文章优势主要互联网方面的,与简书社区的文化格格不入。于是离开,大概有一年多我没上这个网站。

今年决定利用业余时间码字之后开始重新关注简书,变化挺大。

首页标题已经变成了「交流故事,沟通想法」,说实话,着实不怎么地,还不如当初那句「找回文字的力量」霸气侧漏有内涵。

现在我发布在简书上的文章阅读量少的可怜,一来,当初关注的那些人,估计除了简书团队(当时他们团队几个人我都关注了)很多人已经不在简书上互动了。

二来,现在首页显示的文章是要投稿的,而且随着码字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有了一批种子用户后,文章质量逐渐提高,我的文章已经很难显示在首页上了。

但这些并不妨碍我由衷喜欢这个网站的氛围。

关于未来

作为一个经营文字的网站,盈利是个很大的挑战,前有各个博客网站,后有知乎等纯内容网站,基本上都难逃盈利这个永恒的魔咒。

是的,作为一家公司,一个网站,如果无法解决盈利问题,这个网站是很难存活下去的,投资人也不答应。

简书马上三岁了,现在还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冒然加入广告会影响体验,现在阿官方现在对文章中有推广嫌疑的都不让上首页了,可见对广告的排斥有多严重。成书计划貌似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一个作者从写到成书这个过程很漫长,而且简书在这中间并不能获得多少盈利。

吸引高水平的写手我想是简书永远追求的,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解决写手们的盈利问题,这个问题已解决,简书盈利就水到渠成。

我们也看到官方在做很多这方面的尝试,不过个人觉得力度还不够。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集中了这么多写手,主要还是解决了盈利这个痛点,大v们文章中的插播一条广告的收入比别人卖几万本书赚的还多。

从简书目前的形势来看并不乐观,一来是各大平台都在争取个人作者,二来还没找到为用户带来收入这个痛点,如果只是单纯的聊人生聊理想的纯文学社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祝福简书,希望明年这个时候他们有所收获。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写在三八节之际


今天是女人的节日,首先祝全天下的女士们节日快乐。

本来今天准备偷懒不跟新的,在这个全球一般人过节日的日子里准备思考一下人生。没想到「爱乐」同学下午又发来了好几张原创摄影图片供配图使用,这是催更的节奏呀。

再过半个小时就是三月九号了,所以我要在凌晨到来之前将这篇文章推送出去,这样就可以不占用明天的一个推送名额,你要知道微信公众号每天只能发送一次。这就强迫了我们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虽然时间紧迫,不过因为刚刚入手了青轴键盘,即便没有文思泉涌也可以指飞键盘。这手感真不是吹牛,建议文字工作者人手一个,扔掉办公室里的原配键盘吧,你会感谢我的。

正好借着写东西这个契机聊聊选择的话题。

今天各大电商应该都在搞促销,各大商场应该都在搞活动,为此国家还配合放了上班的女士们半天假,不剁手都没理由。

无论上电商网站还是逛商场购物都面临大量的选择,据我观察,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患上了选择恐惧症。

这是什么道理?我们的父辈们应该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生活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很多时候没得选择,何来的选择恐惧症。

现在可完全不一样,面临的选择是在太多,同款的衣服在京东、天猫、唯品会等等都有的卖,是不是得选择,天猫上那么多商家是不是得选,嫌天猫上贵?淘宝上还有上千家店提供同款,是不是得选。想不得选择恐惧症都困难。

这不为了最近码字需要准备安装一款称心的软件,所以今晚花了一个晚上,不,已经连续两个晚上没能好好码字,而是在选择码字的工具上。

mac上好的写作工具都是收费的,而且收费不是一般的高,一款ulysses软件mac版本就要两百八,iOS版还得另外购买。Windows版呢,抱歉,不提供。

我现在基本上选择软件的前提条件就是基本上要跨平台的,至少支持双电脑平台,最好支持移动版本。这对软件开发商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也就是说,一款像样的全平台软件至少要开发四个平台的版本。

这种选择简直让人抓狂,从dayone到mweb,再从byword到ulyeese,基本上很难找到一款如意的,只有我一直使用的Evernote是全平台的,但其软件真心不适合专心写东西基本用来收集整理资料使用。

所以说,选择恐惧症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个人已经是比较抗拒选择恐惧症的了,但显示逼得我们不得不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做选择上,由此而忽略了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本生上,思考一下人生还是很有必要的,写东西本身就是帮助思考。

「题图摄影:爱乐」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