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2017

你以为工匠精神只在制造业里?

自从出自手机发布的时候用一款海报诠释了工匠精神后现在国内制造业面临着转型期,工匠精神甚至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举国都在讨论工匠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遍布在我们生活周围,不仅仅在制造业领域。很反感现在一提到工匠精神就联想到德国制造、日本制造。搞的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在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里,刚刚步入工业化的国家其实最缺乏工匠精神的恰恰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服务业。

今天就聊一下最普通不过的服务行业——理发。

这么多年以来,我的理发频率大概保持在一个月光顾一次理发店。在大城市里理过,也在小镇上理过。

在华东地区最大的一家连锁店我甚至办了会员卡,当初的出发点很简单,由于经常在不同的城市游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家店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由于是连锁店,在很多城市有连锁店,而且品牌也是业界最大的,值得信赖,降低了每次再不同理发店受到参差不齐服务质量的风险。

但后来我再也不去这家店了,二十重新选择游击战术,导致我做出这样决定的有两点。

首先,这家大型连锁店在不同的城市服务质量同样参差不齐,这大概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无法做到标准化。而这家连锁机构做的标准化是让员工全部变成推销员,脱离了服务本身。

进店以后准备理发,最低级别的是「高级理发师」,最高级别是「店长级」,服务价格由低到高。好吧,随便来个「高级理发师」吧,因为对我来说没太大区别,有一次忍无可忍之下直接叫了「店长级」发现并没有什么改善。

「高级理发师」会问你要怎么理,大概沟通后,开动了。其拙劣的手法实在让人着急,让人有一种要不我来教你怎么理的冲动。期间「高级理发师」的心思不在你的头发上,而是如何组织语言和你沟通上。从推荐要帮你设计新发型到用什么方式让你的头发看上去更屌,从其让人着急的手法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可以帮别人设计发型。

一般我的回答很干脆,不用了。在长达近半个钟头屡战屡败后,终于理完了,这时候终于放大招了,办会员卡,可以享受各种优惠,并且强调他们店最近正在搞活动,下个月就没有这样的优惠活动了,真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下个月就结束的优惠活动竟然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而走出理发店,每次都有再找个理发店重新剪一次的冲动,这头型TM能出去见人么。每次以天下乌鸦一般黑安慰自己,忍忍就过去了。

之后我又体验过很多繁华地段,店面看起来高大上的服务,看来果真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直到发现了工匠精神这样的基本方法论。是的,和很多百年老店一样,一家具有工匠精神的理发店不会选择在繁华的沿街高档店面,而是隐藏在小巷子深处。

这些店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在这个利润不高的行业里又能保证服务质量的,靠的就是口碑和较低的租金。

这里的体验完全不同,一名理发师(也有可能就是这家店的老板)三下五除二将你到 头发收拾得利落干净,其手法之娴熟让人平添了几分信任。在他的眼里,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对待你的头发。一丝不苟的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到底是我的头发还是他的头发。完毕后还要仔细端详,生怕有什么遗漏或者不够完美的地方,再做一些修补,有时候可能只是几根不起眼的头发长了一毫,但这在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理发师眼里是不允许的。你必须重回镜子前让他修补完毕,在他露出满意的表情后才能起身结账。

目前,理发这个领域基本被推销行业攻陷,被称为沦陷最严重的两个行业。

类似的服务行业还有很多,其实,只要我们做一点点努力就能让这种天平向工匠精神倾斜一点。这些开在繁华地段的大连锁机构即便服务如此不堪,仍然能生存下去,难道和你我的选择没有莫大的关系吗?与其整天空喊口号不如从我做起,切实地支持工匠精神。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大好快上什么时候也来到了科技界?

有个段子,只要有人在中关村街上大吼一声「我要创业」,马上就有人跟你谈投资的事情。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如实的反应了资本市场对于投资标的的渴望程度可见一斑。而硅谷的风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对于创业环境的繁荣是极大的好事。

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凭借一个idea就能获得资本的亲耐,在已经上市的大公司身上资本市场同样吃这一套。善于谈梦想,所以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就很占优势。

今天有两则新闻,一个是百度地图继月初推出亚太11国地图服务后,宣布全面进军全球地图市场,今年将覆盖150个国家地区;二是乐视发布乐视无人驾驶超级汽车LeSEE。

先来说说百度地图的事情,之前写过三篇文章跟踪介绍了百度地图的国际化步伐,详见「百度地图加速国际化步伐」「原创 | 百度地图走出国际化重要一步」「从百度地图与诺基亚Here合作说开去

」,到今年年底大概还有8个月的时间,对于百度来说,这不是吹牛,完全可以全球覆盖上线。

为什么?如果你真的经常关注百度地图会发现,国内版的地图会发现左下角会有个Data@navinfo字样,而打开年初上线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的地图会发现左下角变成了Data@openstreetmap,再打开最近上线的11个国家的地图会发现左下角变成了Data@HERE,没错,就是那个被诺基亚卖掉的HERE地图服务。现在在欧洲几个大汽车公司手里。

当初我曾在博客中写过,财大气粗的国内科技公司真应该去收购这个地图,可以一举奠定全球化的格局。但可惜的是国内的科技公司好像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退而求其次,一步一步艰难的走着国际化道路。现在BAT的业务基本上都编辑全球了,阿里巴巴能高价收购只提供国内服务的高德地图,却没有人收购提供全球地图数据的HERE实在让人惋惜。

而现在百度地图的国际化却仍然不得不借助这些已经提供全球地图数据的老公司,花的资金应该也不少,并且失去了主动权。这和当年Google地图迅速布局全球市场的战略大相径庭。

也就是说百度地图上线的全球地图不过实在别人已经提供的底层数据基础上披了一层外衣,这大概和百度的O2O、汽车战略相辅相成。虽然百度地图离上线全球服务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资本市场就吃这一套,看看今天的百度股价就知道了。

在来说说乐视发布的LeSEE,不要以为乐视已经将产品发布了,同样只是个idea,做了个概念车罢了。乐视的老板贾跃亭很擅长玩这一套,搞格局,你看看乐视的股价,真是羡煞了一票国内科技公司了,不然怎么都吵着嚷着要回A股呢。

其实真正乐视连无人驾驶超级汽车的枕头估计还没摸到呢。几年以后鬼才知道到底到底会不会针对 发布这款产品,但资本市场的表现已经透支了这个idea,即便到时候真的发布不出来或者产品反响平平,又会有心的idea来刺激资本市场的肾上激素。

这大概是北京科技公司的典型代表,大好快上,因为资本就喜欢看这些,谁管你是否真的能将idea兑换称实物?人家硅谷不都这么玩的么。没人真的在意你的产品时候具有核心价值。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操作系统的事情,国家层面甚至都急了,没有电脑端的操作系统也就算了,连手机端的操作系统都没有国产的,核心全部掌握在美国手里,当初Google放出风研制Android系统的时候,其实是最好的玩到超车的机会,但可惜的是国内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做这样的投入,大家满心期待百度这个Google的中国学生能跟进,但最终不让人扼腕叹息,后来的阿里巴巴进入时机已经太晚,早已过了窗口期。三星愣是赤膊上阵做了个系统出来,但硬件公司做操作系统有天然的劣势,因为你不是苹果。

真正低调务实的倒要数南方的科技公司了,互联网公司如腾讯,硬件科技公司如华为。你看看人家发布了企业微信也没搞的要统一国内企业市场,华为不计成本研发手机处理器也没说要干掉高通啊。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朋友圈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

想必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会想到交朋友会有很浓厚的功利色彩,我不否认朋友有很多功力的成分,但并不赞同将功利性作为交朋友的主要标准。

俗话说出门在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从本质上理解都带有功利性质。但我宁可认为这些都是交朋友所带来的附加值。

人是社会的人,是群居物种,没有那个人可以一直独立生存下去。而朋友则是满足人本能的交流需求。尤其对于长期出门在外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让你感觉到不再孤独。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认识一些新朋友,也会失去一些朋友。这让如何管理和经营你的朋友圈成为生活中的一大重要课题。个人是个内向的人,不善交流,很庆幸的是在我的生活中依然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不离不弃。

朋友之间的感情经常是需要不定期的交流来加强,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聚会,当然可以是饭桌也可以是麻将桌。这种多方交流平台可以将彼此之间的友情得到升华。

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层出不穷,微信QQ手机等工具更是让交流变得成本极低,但仍然无法取代聚会这种最传统最有效的交流方式。社交网络的发达诞生了很多点赞之交,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由于性格的原因,参加聚会很少,所以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多半并不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尤其在偏安一小城三年多来,与很多以前的朋友少有见面的机会,这是一种天然的过滤器,过滤掉了纯粹意义上的功力交友。

每每在思考「朋友」这个严肃的话题的时候,脑海中总想起《士兵突击》中的对白,傻傻的许三多凭借真诚收获了很多友情,是那种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朋友。而向来以「聪明」著称的成才在被老A选拔pass掉以后突然明白什么,最后说“我要去寻找我的枝枝蔓蔓了”。

所以生活就是这样的奇妙,有时候你不需要去刻意做什么,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排斥功利性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性格的原因不擅长这些权衡之术吧。

朋友是酒,需要时间的沉淀。老家有个朋友,在离开那个小城市之后我们联系很少,有时候半年联系一次,有时候甚至一两年也不联系一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情,任何事任何时候都可以敞开了聊,遇到什么事情,支会一声,虽说不上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但朋友定当全力以赴,人生有一此朋友夫复何求。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朋友请好好珍惜,他们是你一生的财富。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走肾还是走心的问题

启发我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大巴车上一哥们打电话的声音实在太大,几乎车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在他三十分钟的控诉中对他的感情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下文为了方便介绍就称这哥们为W先生吧。原话太长,这里归纳总结一下。

W先生三十出头了,这次回来的目的就是办理离婚手续的,目前事情办完准备返岗了。W先生说,他的老婆,不应该称前妻了,是他所认识的所有女生里最差的一位。导致离婚的原因主要是他的前丈母娘,因为他的前妻只听她妈的,她的前妻没脑子。早知道她妈妈是这样的人怎么也不会和他前妻走到一起的(闪婚的注意了)。

办理离婚时由于女方来了四五个人,没有成功追回四万多块钱的彩礼钱。情感之余,还聊到了工作,W先生很自信的提到自己已经做到了领班,并且是领班里最好的领班。能在其长达半个小时的陈述中找出这些关键词着实不易。

司机师傅师傅曾三次打断要求声音小一点,不要影响其他人。不过收效甚微,越说越亢奋。

我的观点很明确,婚姻除了问题极少有是单独一方的问题,因为婚姻本来就是双方的。或许真的又可能是女方的家庭对婚姻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但我很纳闷的是,这都二十一世纪了,早就过了指腹为婚的年代。如若陈述如假包换,那我严重怀疑W先生的眼神有问题,并且还有点缺心眼。在自己所有认识的女生中选择最差的一位作为人生伴侣真是让人脑洞大开才能想得明白。女方什么都听她母亲的,难道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来?

或许要说当时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说实话,从我个人来讲很难说服我。既然说到了爱情,就不得不说最近炒的很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请先别忙着鄙视我还看韩剧这个事实。

《太后》男女主角中势均力敌的爱情被吵翻了天,各种解读想必你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不少女公众号写手也有跟踪分析。

该剧摒弃了传统我们所理解的韩剧手法,号称韩剧三宝的车祸、癌症、活不了再也不见了,不再扭扭捏捏死活不承认,简单直接切入正题。也没有了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的故事,没有富家千金抛弃高富帅专爱男屌丝的狗血。国产编剧们需要脑补一下。这大概也代表了新一代人的爱情观。不出意外,未来几年的国产剧编剧方向基本定了。

个人很赞同这里说到的势均力敌,夫妻双方的实力相当是一段婚姻的稳定的基础。在很早以前我就说过,异地恋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的情感无法同步。但同时,长期的异地恋最终走向破裂是双方无法形成这种势均力敌的氛围。一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学习进步,无论是能力、知识储备、三观的取向变化,而另一方如果还是原地踏步,或者向反方向发展,这对一段感情来说是增加不稳定因素。

关于情感问题个人没有太多发言权,被戏称为情感专家的公众号「连岳」经常会发很多网友的困惑以及连岳老师的回复,以三观正、知心大叔著称,价值观影响了一大批人,你值得拥有。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写公众号两个月以来的感想

今年年后我决定重新开始写这个公众号,并且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开个微信公众平台」,之后结识了不少一样在更新公众号的同仁们,加入了一些群,也开了一些相关文章,由于重新开始接触,自然离这方面的信息更近了些。这两个月以来每个月都是二十几篇的更新量,同时也阅读了大量的文章,当然也发现了公众号相关的问题。

公众号吸引关注更难了

现在新开的公众号要想获得用户的关注实在难上加难,据圈内搞运营的朋友说,现在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已经在好几块钱的样子。

而大V们如「小道消息」前段时间也在感叹,他的公众号订阅量几乎停止增长了。如果我们用时间纬度来看一下的话,2012年公众号诞生至今,也正好是微信用户爆发增长的时间段,而从今年开始微信用户的增长也几乎停滞了。因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总数量在那,你不能指望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而现在的微信几乎已经是全民应用了,还怎么增长?

同样的道理,依托于微信这个app的公众号自然也不可能一直无休止的增长下去。一开始我也陷入了这个坑里,好在及时明白过来,其实多少人关注对于大多数公众号来说没有多大关系,最主要的是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即使吸引了很多人关注,但这些人不是你的潜在目标用户又有何意义?

必须生猛(joojencom)这个公众号的定位就是志同道合的小圈子,不是大众阅读品,订阅数量其实无关痛痒。必须生猛这个名字沿用了当初博客的标题,你甚至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blog,而当初的slogan就是「行进在变身为牛逼闪闪的路上」,这基本上是一个自我提升过程的记录和分享罢了。

而对于商业运营的公众号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不是你的目标用户,即使订阅了,也会离开。花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在获取非目标用户身上还不如服务好你的目标用户来的实在。

公众号文章的浏览量降低

基于上面所说到的用户量的停滞上,另一个关注点就是文章的阅读量上,这基本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稍有不同的是内容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阅读量,由于公众号现在多了不少分发渠道,即使不是订阅用户也会贡献阅读量。什么动不动每篇文章10w+之类的策略充斥在各大网站和群里。

由此诞生了另一个怪相就是当初搞网站运营的一些坏习惯被逮到了公众号里。网站运营后来诞生了一个产业就是SEO,而公众号由于相对封闭,无法SEO,于是乎就出现了早期网站运营的怪相——标题党。一篇内容的阅读量完全看你的标题是不是够火爆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现在你看任何一个讲公众号运营的文章必会将标题的重要性大书特书,这种舍首逐末的做法必会适得其反。

运营过度的后果

由于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公众号在运营过程中,充斥着诱导订阅、诱导分享、标题党,什么转发后领红包、不转不是中国人、不转死全家之类的强迫行为。

正式这些不当的过度运营导致了用户的反感,导致整个公众号的环境迅速恶化。就我个人而言,遇到这样的直接pass掉。当然公众号早期的低劣同质化文章泛滥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以鸡汤文为甚。

微信官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想尽办法扶持原创、打击低劣内容。前几天更是出重拳,一旦发现上述这些令用户反感的行为直接封号,但具体执行到什么程度还不得而知。至少对整个公众号的环境净化是一件好事。

最后,还是那句话,摆正心态经营公众号,你好我好大家好。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经历的才会是自己的

keso老师的文章终于来了,开始总结整个中国互联网发展史,这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不是谁都能有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越来越明白阅历和沉淀对于一个人的成熟是何等重要,只有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的,事后才能以更高的姿态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记得以前的老总可能认为是心宽体胖,但那种举重若轻的气场和魄力非「有故事的人」能演绎的。这是无法用表演或者各种修炼所能达到的境界,靠的当然是阅历。

记得去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讲的是邓小平,这个被称作「钢铁公司」的小个子身高一米五几,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没人敢不当回事,甚至让叱咤欧洲的铁娘子在面对他时铩羽而归。铁娘子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败在了这个东方小个子手上。电视中忽略了不少信息,毕竟和书本上有不小的差距,但已经算是不错的一部剧了。

大学时,风格犀利的邓论老师曾经毫不掩饰对邓的崇拜之情。研究过很多正常渠道无法看到的很多史料得出的结论是邓的一身堪称完美,是很多人向往的那种人生经历,年轻时国外呆过,闹过革命,走过长征,平地而起指挥过战役,三上三下,位居权利中心。

杀伐决断不是一般人所能经历的,用现在的话说「什么场面没见过」。

这是年轻时读名人传记的好处,可以形成较宽广的视野,塑造正面的三观。这也是现在很多智者给予年轻人的建议,多去经历。尽管在各种鸡汤文里已经说过无数次了,但又有几人真的领会?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各种总结我的前东家WD公司的成功之道,其实网上的很多总结已经非常全面,从各个角度将WD剖析的一点不差,身边的圈内朋友也频频用这样的文章刷频朋友圈,但没有真正经历,永远不能体会。这也大概也是因为为何这么多公司想复制WD公司的模式却总是无法成功的缘故,尽管挖了很多人过来,带来了很多内部的资料和管理方法,却仍旧无济于事。

一个公司的经历和人的经历出奇的相似,你真正经历了的财富是别人永远无法模仿抄袭去的。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梦回江南

题图这张照片来自「爱乐」的作品,这张图片其实来自爱乐同学的朋友圈,并没有发给我作为题图,但看到这张图片的一瞬间仍然击中了我。

一提到江南,很多人会联想到电视和书本里介绍的,无非小桥流水、文艺的乌篷船。江南自古乃富庶之地,这大概和水有关,水源充足的地方容易种植,所以很容易成为鱼米之乡。

严格意义上的江南主要指苏杭太湖一带,这里基本上以平原为主,少有丘陵,浙南和皖南一带已经布满丘陵,时至今日也不能算是富庶之地。所以地理决定论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人从03年开始来到江南求学、工作、成家并且也选择在一所江南小城置业。但可叹的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仍然身处一江之隔的江北。江南的文化在中国独树一帜,影响之深远让人唏嘘。

如果你没到过江南一带,现在到这些城市你可能要失望了,外表上这里的城市和很多大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样的高楼林立,稍微大一些的城市如苏杭以及南京(其实南京的文化更像江北文化)俨然成为了水泥森林,完全没有了江南的特有符号。

虽然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城市没能免俗,尤其是苏南模式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江南文化依然抵御住了各种外来文化冲击,在这些水泥森林里你依然能找到这里的文化寄托。虽然大部分时候我只将其看作为江南文化鲜有的人间博物馆。江南人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这里的人还是那样的勤劳、脚踏实地,这大概也是能够千百年来长久富足的根本。也因如此,这篇土地上吸引了大批的外来人口,这样想来,能够抵御这么庞大的数量的外来人口所带来的文化冲击是相当不易的。上海成为了这个地区的典型代表,而现在更多的关注点被聚焦在苏杭这样的传统地区。

所以在强大的现代工业和制造能力的苏州,你依然能看到有诚品书店的存在,这种对文明的坚持在大部分地方是少有的。我的一位同事是苏北人,江苏的苏南和苏北文化差异非常明显,苏北具有典型的北方文化,而苏南则是典型的江南文化。他对江南人的赞誉龙所总结为一个词——诚信。

这种具有契约精神的品质在这个国家显得非常珍贵。以北方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以前一位老领导总结为「三拍」,拍胸脯、拍脑袋、拍屁股。即使在今天,你依然可以看到这些特点,这里就不展开了。而我们的历史书中对很多没有契约精神的可是大加赞赏的,并且还有很有力的论据——兵不厌诈,成王败寇。

可能由于性格的缘故,个人更加喜欢江南的环境,内敛、不浮夸、儒雅这些江南的固有印象在现代社会崇尚的外向型、攻击性、灵活性文化面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这大概也正是我喜欢江南的缘故。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公众平台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在二月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每个人都应该开个微信公众平台」,并正式准备启用四年前注册的这个公众号。这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观察后得出的结果,全面转向公众平台,博客只作为备份网站。

之所以做出这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整个互联网环境和人的阅读习惯开始移动化,这是大势所趋。而微信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平台,没有之一,各项基础设施已经齐全,这和四年前的那个公众平台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而就在前几天的4月8号,公众号上的老博客们都在奔走相告一件事,当年的中国头号blogger 洪波(keso)在公众号上写文章了。

年轻一点的网友可能不认他,因为他有至少从2011年之后就没更新过博客了,现在你打开http://blog.donews.com/keso/看到的第一篇也是2013年悼念Google reader关闭的文章。而之前的很多文章已经是回答别人的问题,主要在知乎上。

keso算是最早一批的blogger,博客最早的文章追溯到2003年,曾任donews总编辑。向来以言辞犀利著称,它的头像是那个扎着马尾、带着墨镜、指着镜头。做工总编辑的,文笔当然没的说。最主要的是这个中文系毕业的从事都是互联网行业,其对互联网界的观察和预判简直入木三分。

令我印象最深刻就是当年youku开始走youtube路线,并有多家视频网站跟进,当时keso给出的结论是,中国不会又youtube这样基于UGC网站,而是会诞生一堆电视剧网站。

昨天望月用微信采访了keso,采访记录详见「望月的博客」公众号最新文章。如果你是用微信阅读的这篇文章可以点击左下角的原文链接查看。

总体来说,回归的keso平和了很多,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戒烟这件小事」,可能由于年龄的增长,不再那么犀利了。因为当初的keso口诛笔伐,从不接受收买,搞得很多公司的公关日子很难过,很多公司可能并不喜欢这个人。

但在采访中说到的一点让我很有共鸣,说之所以选择公众号这个平台是因为「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你不能去固守一些老的已经过去的东西。」

而随着keso来到微信公众平台,基本印证了blog平台不可逆的消亡,而能承载这一切的唯有公众平台。

目前除了写手们云集公众平台意外,主力军当属各家公司,现在哪家公司没有个公众号,活动的时候没把二维码印在宣传文件上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都说公众平台发展开始见顶,但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公众平台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将日子过的色彩斑斓起来

朋友圈里都是「人间四月芳菲尽」的分享,各种文艺。其实才刚到农历的三月而已,正是山花烂漫之时,连马路边的绿化带里都开始色彩斑斓起来。

这样的天气总让人蠢蠢欲动,各种树木开始冒芽、花香四溢。仿佛不将日子过的色彩斑斓一点简直辜负了这窗外的一抹春绿。

一般往年的时候早已经制定了健身计划,信誓旦旦要重现六块腹肌云云,虽然最终都很难真的重现六块腹肌,但好歹跑步计划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而今年因为脚趾的原因无法指定跑步计划了。

于是年初制定了个码字计划,将宅进行到底。你看,这已经将追求外表升格到追求内在修炼了。于是前段时间在研究各种码字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很重要,在慢慢寻找工具的道路上终于将目光锁定在了Day one这款利器。

每天决定记录点什么,美好的、不美好的,这些正组成了每天的生活。待逝去的日子再回头来看的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记录就成了最好的题材。之所以选了这款软件是因为确实做的非常优秀,当然在iOS平台和Mac平台上优秀的软件不计其数,这和windows和andriod平台大相径庭,大概好的东西都不是免费的最基本规律决定的吧。

好在Day one 2目前苹果官方提供免费的兑换码,而基础班的Day one Classic依然要30块人民币,其实这个早期版本做的已经非常优秀,很有苹果范,每天文章只能插入一张图片,排版也非常优美,同样支持markdown语法。升级版本的Day one 2每天文章可以插入10张图片,做了很多改进,不再是一款定位日记的应用,连名字都改成了Day one 2 日记+笔记。

一开始我认为在iPhone上写日记四个伪命题,因为手机端打字速度很慢,写日记不会带来人和正向影响情绪的作用,反而会增加痛苦感,但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那就是拍图片+语音输入,一张图片能解决很多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而语音输入可以极大提高输入效率,目前适用的讯飞输入法,语音的识别率相当高,甚至支持粤语。

每当月底打开Day one 的日历来看看是否坚持每天记录一点东西的时候,看到慢慢的标识,满满的正能量感觉整个人心情也跟着色彩斑斓起来。

当然写日记或者每天记录的利器还有记事本,现代人整天数字化产品,各种输入法,刚拿起笔发现很多字已经忘了怎么写。书写的极佳体验是很多数字化产品所无法替代的。由于不断的输出倒逼了每天增加阅读量,突然感觉时间真的不够用啊。

除了写字记录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生活满意度,文首提到的健身,运动确实能改变人的很多心理上的东西,现在各种跑步/记步软件已经做的非常好用,朋友圈里争相刷榜仿佛有全民健身的感觉。

但不得不提的是现在健身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大概也是对生活更高追求的象征,公园里锻炼身体的不再是清一色的退休大爷大妈。连小林子同学现在都动不动跑个「半马」晒出来吓唬人,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运动?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我与Evernote的故事

Evernote是一款理想的生产力工具,中文版叫做「印象笔记」,很文艺,最早它就是一款笔记软件而已,没想到现在衍生出这么多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笔记的范畴。

初识

最早正式开始使用Evernote作为日常生产力工具实在2011年的七月份,其实接触这款软件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只是苦于不知道如何适用这款神器而一直扔在一边。

当时网上很多介绍这款软件花样用法的文章,尤其以一位台湾的博客「电脑玩物」为甚。当然国内很多介绍知识管理和效率软件的博客也分享了很多文章。但都不如「电脑玩物」写的深刻,这哥们光介绍Evernote就出版了两本书,大量的截图和神奇的用法。

我也在这些文章中得到学到了很多,但很多时候和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没太大关系,所以基本上介绍的很多功能用不到。起初适用这款软件的主要是因为在WD公司工作强度主见增加,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人脑子里一旦记的东西太多就容易疲惫,尤其实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每天傍晚闭目养神十五分钟会觉得浑身放松,好像一下子被解放了一样。

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这里所说的效率工具的必要性,以及构建自己知识管理体系的迫切性。虽然当时已经用了几年的doit.im这样的时间管理工具,但功能上无法满足我的要求。

成为主力生产力工具

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无法将一款清单类的管理软件作为工作中的首要效率软件,长时间需要脱离电脑工作,拍图片,而这些在Evernote可以很简单的实现。所以那时候经常在现场检查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用手机拍好图片,附带简单说明,时间紧急甚至直接用语音记录,回到办公室再同步到电脑上进行整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用纸笔记录要方便的多。所以这里你应该明白我在之前写的文章「怎样才能用上优秀的软件?」首先提到的选择软件的原则就是要跨平台是怎么来的了吧。

而同时在网上经常阅读到的好文章,好的知识可以分类保存在Evernote中,在适用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完善和学习的过程。后来在知乎上问了个问题「怎样高效的使用Evernote使之成为系统的管理工具」下面目前有了42个回答,阅读量几十万,很多高质量的回答再次让我受益。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笔记本结构,同时我也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笔记本结构,使其效率更高。

在2012年后开始放弃了单纯的to do list软件(尽管后来有如日中天的wunderlist),转而在Evernote淡出构建了一个todo笔记本,每天利用新加入的复选框功能构建每天的todolist,目前这个list已经高达几千条。我甚至将很多密码直接记在Evernote单独的一个笔记本里,当然部分是以星号或者井号代替的,这是为了安全起见。

目前我仍然使用的是国际版的Evernote,而不是「印象笔记」,完全是因为帐号注册的早,那时候还没有国内版本,后来「印象笔记」推出后和国际版本完全不在一个账户体系下,无法将内容同不到国内账户上,数据量太大,也就懒得再折腾了。

如果你是刚开始使用的话建议注册国内版的「印象笔记」账户,因为服务器在国内,同步速度非常快,功能上和国际版基本没有差异,而且加入了很多国内特有的功能,例如你在微信上阅读了一篇文章要收藏可以直接点击收藏到印象笔记,这个功能并不支持国际版的Evernote,类似的功能还有不少。

为什么选择Evernote

现在市面上的笔记类软件很多,早前的有盛大的麦库、为知笔记、网易云笔记等很多跟随者,现在发展势头比较猛的也就网易云笔记,但在很多扩展性上和早就国际化的Evernote还有不小的差距。

官方不仅提供了很多非常牛叉的插件应用,利用ifttt几乎可以实现任何你想要的功能,甚至可以将邮件、微博直接保存到Evernote中,这一切都是自动的,你还可以将思维导图软件xmind直接连接到Evernote账户上实现直接保存。国内很多软件可没有这种的扩展性。这也是我谨慎适用国内软件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它可以实现多款软件的功能,那么当然也就可以将电脑和手机里其他几款单一功能的软件卸载掉了。

「题图By 爱乐」

公众号「九点学习」由joojen出品,转载请署名。

微信号:joojencom

发呆时间#

本来是准备写一篇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工具心得分享的,估计很多人已经看腻了这种软件列表分享了,所以才有了这篇以点带面的文章。

类似的效率工具还有很多,抽空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