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22
不折腾,还是国内香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Aloha Heja He 音乐: Achim Reichel - Melancholie und Sturmflut (Bonus Track Edition 2019)
「昨天的文章忘了插入这首Aloha Heja He,今天补上。」
有人在问,这么长时间没更新,都干嘛去了。
其实也没干嘛,你要知道,爬上来写字的门槛很高,不像拍个短视频,手机一拿,随时都能拍。
昨天发的关于张同学的在抖音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抖音再次降低了普通人表达自己的门槛。
以前说,互联网随时都可以说话了,谁都可以说话,但是,基本上还是集中于文字领域,这里所谓的说话,大部分还是基于文字,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门槛逐渐降低。让普通大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说话。
但是文字,依然是有门槛的,虽然微博降低了门槛,140字已经很短,但是让人用手机输入一段文字还是有不小的门槛。更不要说这种大段文字,基本上还是要回到电脑上,用键盘输入。
所以在互联网转移到手机上之后,写文字的就越来越少了。像我们这种还在码字的,可能1%都不到。
对比短视频,你会发现,写公众号的门槛堪比登珠峰。这大概也是我身边极少有人写的原因。
这段几天,趁着都时间,还把之前的网站倒腾了一下,一个域名没有续费已经到期,那就算了吧,另一个域名一直作为备份网站使用,域名还能用。但是之前的服务器用的国外虚拟主机,没续费,导致数据全部丢失。
好在我用后台定期自动备份发送到邮箱,文字部分基本上从数据库导入没啥事问题,但是图片基本上跟随服务器上的文件全部丢失。
联系了线下官方,未续费超过三个月,网站数据的全部自动删除掉了。也就是说,无法找回。
还有个坑就是,之前虚拟主机性能和空间都很有限,空间只有1G,大部分图片、静态文件都采用静态存储在七牛云进行国内加速,去年开始,七牛云取消了自动分配的默认二级域名访问,要求自己绑定域名,但是这个域名必须是国内备案过的,由于之前域名一直在国外,无法绑定。这不,全部图片访问失效了。另外,七牛云的存储是我在wordpress后台插件自动备份过去,导致所有静态文件存在一起,也没法进行手动下载,唉,免费的,忍了吧。
好吧,那就只能这样。
晚上转了一圈,方向现在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异常活跃,双十一搞活动,国内的云服务器价格竟然比国外的虚拟主机还便宜,这都什么世道。
要知道,国内的服务器长期以来都是比国外贵一大截的,基本上是两倍到三倍的价格。这也是很多小网站喜欢用国外主机的原因。
好吧,既然国内云计算已经这么给你,不支持国产说不过去,于是决定果断转到国内。
转国内有利也有弊,虽然现在便宜了,但是国内所有网站都需要到工信部备案和公安机关备案。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且麻烦,这大概是从08年之后就成为常态了,以前还能钻钻空子,现在想都不用想。
用国内服务器最大的好处就是访问速度快,毕竟离得近啊。
所以,目前正在备案过程中,这个周期有点长,由于之前的域名也是在国外,现在全部要转到国内才能备案。
心想,一了百了,全部转到国内,备案完省得麻烦。目前用的是腾讯云的2核4G轻量服务器,80G空间1200G流量,直接把之前的虚拟主机秒得渣都不剩。
空间足够,以后还可以部署一些其他东西,基本上省的再折腾来折腾去了。另外,大家现在都在赌国运,坚定认为中国会更好,配套会更好,这里的企业会更好,这里的人们会生活的更好。
你可能要问,没事折腾这些干啥,能挣钱不?虽然不能挣什么大钱,但是不要丧失了探索的勇气。
「 题图 By alvan nee」
推荐:所谓的线上生活,以及那个神一般存在的豆瓣
上文:张同学的路一般人走不了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或者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链接。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821.html
减重六斤,规律作息的正反馈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这是今天早上刚刚称重的结果,连我自己也没想到结果会来的这么快。这是这段时间以来,规律作息带来的正向积极的结果。
一般来说减重减脂热潮多在春夏,冬天被认为是最难减的时候,首先因为冬天运动量和春天夏天没法比,另外,冬天了,裹着厚厚的衣服,身材怎么样谁也看不出来,也没那个动力了。况且,减脂减重就得运动,这冻手冻脚的,心理门槛就比较高。
就我这身材,在去年到今年这一年中,体重逐渐突破140斤,虽然平时有意识去控制,但是收效甚微。
一方面,长期高压环境,作息不规律,多数时间都是凌晨一点左右睡觉。平日饮食基本上都在在外面或者外卖解决,健康指数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锻炼太少,左腿膝盖和大脚趾无法支撑长时间的跑步锻炼。由于脚趾的缘故,一直无法长时间穿比较紧的鞋,如皮鞋等。跑步当然也会加剧这种问题,曾经有段时间,大脚趾肿的走路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跑步了。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努力恢复体能,希望左腿膝盖能尽快恢复,跑步的诱惑还是很大的,所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跑起来。即便是低强度的也行。
由于上面说的条件限制,我选择每天15-30分钟的骑车,刚开始一直是15分钟,后来加长到30分钟,如果时间短的话,会按15分钟增加强度。
当然,饮食控制是重要因素,晚饭基本上吃些菜,极少会吃米饭。
晚饭可能是很多减脂减重的最大拦路虎吧。大多数时候,在外面或者工作环境下被逼无奈,本想晚饭简单了事,避免不了的应酬,三五好友小聚,一不小心走上了暴饮暴食的路子。
我将经历分享在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能达到效果。
当然,我也还在路上,距离最先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希望过不来多久,我会再次爬上来写达成目标的心路历程,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
「 题图 By joojen」
推荐:只有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走得更远
上文:女网红的大瓜,可能不只是女网红的事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803.html
这是今天早上刚刚称重的结果,连我自己也没想到结果会来的这么快。这是这段时间以来,规律作息带来的正向积极的结果。
一般来说减重减脂热潮多在春夏,冬天被认为是最难减的时候,首先因为冬天运动量和春天夏天没法比,另外,冬天了,裹着厚厚的衣服,身材怎么样谁也看不出来,也没那个动力了。况且,减脂减重就得运动,这冻手冻脚的,心理门槛就比较高。
就我这身材,在去年到今年这一年中,体重逐渐突破140斤,虽然平时有意识去控制,但是收效甚微。
一方面,长期高压环境,作息不规律,多数时间都是凌晨一点左右睡觉。平日饮食基本上都在在外面或者外卖解决,健康指数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锻炼太少,左腿膝盖和大脚趾无法支撑长时间的跑步锻炼。由于脚趾的缘故,一直无法长时间穿比较紧的鞋,如皮鞋等。跑步当然也会加剧这种问题,曾经有段时间,大脚趾肿的走路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跑步了。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努力恢复体能,希望左腿膝盖能尽快恢复,跑步的诱惑还是很大的,所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跑起来。即便是低强度的也行。
由于上面说的条件限制,我选择每天15-30分钟的骑车,刚开始一直是15分钟,后来加长到30分钟,如果时间短的话,会按15分钟增加强度。
当然,饮食控制是重要因素,晚饭基本上吃些菜,极少会吃米饭。
晚饭可能是很多减脂减重的最大拦路虎吧。大多数时候,在外面或者工作环境下被逼无奈,本想晚饭简单了事,避免不了的应酬,三五好友小聚,一不小心走上了暴饮暴食的路子。
我将经历分享在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能达到效果。
当然,我也还在路上,距离最先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希望过不来多久,我会再次爬上来写达成目标的心路历程,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
「 题图 By joojen」
推荐:只有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走得更远
上文:女网红的大瓜,可能不只是女网红的事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803.html
警惕,你正在陷入微信办公陷阱
话说微信用户突破13亿之后,也就意味着,全民都已经在微信上了,之前的所有用户之争,在微信上都不存在了,因为,微信用户=全体网民。还记得之前的QQ MSN之争么?QQ代表年轻一派,MSN代表白领一族,围绕着用户的争夺不可开交,类似的争夺在微信成为国民软件之前,从未断过。
国内的办公环境,和国外有着天壤之别,国外讲究工作、生活必须分开,强调工作时间的高效和非工作时间的私人属性。所以,在办公和私人沟通过上,所使用的工具也有着明显的区分,工作时间段基本上是邮件为主,后来出现了很多办公协同的软件,如Slack,微软的Teams,Google Docs等等,当然,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不一 一列举。私人沟通很多还是WhatsApp Messenger 这种私人沟通平台。
而国内,虽然 也有很多公司的办公软件列表里也同样配备了邮箱、钉钉、企业微信、腾讯文档、飞书等等办公协同平台。但终究,都动摇不了微信作为所有公司,不分行业的办公软件主力地位 。
点对点沟通微信信息、微信语音、微信电话、微信视频通话,协同沟通,以微信群占据无法撼动的地位,微信群具备了文字、语音、图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的所有功能。再深度融合腾讯文档,简直是天衣无缝,可以秒杀所有办公软件。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其他办公软件上面也有啊,那么试问,你公司的人员可以在你们公司的协同平台上,需要合作商一起沟通的时候,你能保证你的所有合作方也使用同样的平台吗?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但是微信可以做到,你的所有合作商都在使用微信,所以,微信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首选。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教他怎么做产品,微信已经算是克制的了,但终究还是妥协了很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各种功能呼声提高,微信也不得不屈服,将功能做的越来越多,让用户用的越来越顺手。
殊不知,正是这种你看似"顺手"的功能,正在将每个微信用户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现在的办公区无不在头疼每天各种群的信息轰炸,不看吧,一天下来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条信息,一不小心还容易遗漏掉老板的重要信息。看吧,那么一天到晚你都得盯着微信,包括你吃饭、上厕所、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常态。
难怪张小龙奉劝大家放下微信,当面沟通,当时还一度被人说是矫情,想必他们当时遇到的状态,正在成为每个人的常态。
我个人比较欣赏和崇尚国外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或者负责人,建议不要将微信作为你们公司的办公工具,也不要将其作为客户沟通工具,不然你会不自觉的被吸入这个漩涡中而无法自拔。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我想,环境总会慢慢变好的。
一般公司的办公平台,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这种就已经足够,配备打开、审批功能,和日常公司使用的功能都已经具备,如果人再多一些,顶多配备一款OA已经足够,这种配置已经足够支撑2万人一下的公司正常运转,不要信那些规划,什么办公自动化,上马ERP系统等等,毫不客气的说,那都是骗老板钱的。你看看那些配备了各种高大上的ERP系统的公司,效率高了吗?不仅难用,而且死贵死贵的。员工最终被迫回到微信办公上来,名曰,提高沟通效率。
那么,以身作则,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果软切割无法做到,那么就做物理切割,私人微信和办公微信分开,从上个月开始,我自己开始启用Trello看板和飞书,作为日常项目管理和效率管理工具,平时偶尔会用的到的一些服务也可以全部集成到飞书平台上,文字类的输入端还在印象笔记。参照我这种做法,这三款工具基本上就能满足日常的需求。相信我,两个小时不看微信公司不会倒闭的,如果真的找你有急事,会打电话给你的,而你要考虑的是,如果提高办公时间的工作效率,而不是24小时盯着微信,在里面不停地回复信息。
而公司用的企业微信,因为没有任何协作功能,基本上沦为一款专业打卡考勤工具,和公司内部平台入口,因为公司内部平台我的使用频率很低,要走相关流程的时候才会打开。平均一周打开一次即可。
而邮箱虽然作为90%以上公司的标配,但是基本沦为撕逼利器,用处已不大,我建议,如果你的公司业务没有涉及和海外公司协同,果断放弃公司邮箱。
希望你从我个人的一些使用习惯上能得到一些启发,祝愿各位也能高效的工作,不被微信所累。相信,从你我做起,这一天不会太远。
「 题图 By planet volumes」
推荐:在家办公和高效远程协作的那些事
上文:近况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721.html
国内的办公环境,和国外有着天壤之别,国外讲究工作、生活必须分开,强调工作时间的高效和非工作时间的私人属性。所以,在办公和私人沟通过上,所使用的工具也有着明显的区分,工作时间段基本上是邮件为主,后来出现了很多办公协同的软件,如Slack,微软的Teams,Google Docs等等,当然,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不一 一列举。私人沟通很多还是WhatsApp Messenger 这种私人沟通平台。
而国内,虽然 也有很多公司的办公软件列表里也同样配备了邮箱、钉钉、企业微信、腾讯文档、飞书等等办公协同平台。但终究,都动摇不了微信作为所有公司,不分行业的办公软件主力地位 。
点对点沟通微信信息、微信语音、微信电话、微信视频通话,协同沟通,以微信群占据无法撼动的地位,微信群具备了文字、语音、图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的所有功能。再深度融合腾讯文档,简直是天衣无缝,可以秒杀所有办公软件。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其他办公软件上面也有啊,那么试问,你公司的人员可以在你们公司的协同平台上,需要合作商一起沟通的时候,你能保证你的所有合作方也使用同样的平台吗?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但是微信可以做到,你的所有合作商都在使用微信,所以,微信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首选。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每天都有几万人在教他怎么做产品,微信已经算是克制的了,但终究还是妥协了很多,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各种功能呼声提高,微信也不得不屈服,将功能做的越来越多,让用户用的越来越顺手。
殊不知,正是这种你看似"顺手"的功能,正在将每个微信用户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现在的办公区无不在头疼每天各种群的信息轰炸,不看吧,一天下来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条信息,一不小心还容易遗漏掉老板的重要信息。看吧,那么一天到晚你都得盯着微信,包括你吃饭、上厕所、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常态。
难怪张小龙奉劝大家放下微信,当面沟通,当时还一度被人说是矫情,想必他们当时遇到的状态,正在成为每个人的常态。
我个人比较欣赏和崇尚国外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或者负责人,建议不要将微信作为你们公司的办公工具,也不要将其作为客户沟通工具,不然你会不自觉的被吸入这个漩涡中而无法自拔。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我想,环境总会慢慢变好的。
一般公司的办公平台,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这种就已经足够,配备打开、审批功能,和日常公司使用的功能都已经具备,如果人再多一些,顶多配备一款OA已经足够,这种配置已经足够支撑2万人一下的公司正常运转,不要信那些规划,什么办公自动化,上马ERP系统等等,毫不客气的说,那都是骗老板钱的。你看看那些配备了各种高大上的ERP系统的公司,效率高了吗?不仅难用,而且死贵死贵的。员工最终被迫回到微信办公上来,名曰,提高沟通效率。
那么,以身作则,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果软切割无法做到,那么就做物理切割,私人微信和办公微信分开,从上个月开始,我自己开始启用Trello看板和飞书,作为日常项目管理和效率管理工具,平时偶尔会用的到的一些服务也可以全部集成到飞书平台上,文字类的输入端还在印象笔记。参照我这种做法,这三款工具基本上就能满足日常的需求。相信我,两个小时不看微信公司不会倒闭的,如果真的找你有急事,会打电话给你的,而你要考虑的是,如果提高办公时间的工作效率,而不是24小时盯着微信,在里面不停地回复信息。
而公司用的企业微信,因为没有任何协作功能,基本上沦为一款专业打卡考勤工具,和公司内部平台入口,因为公司内部平台我的使用频率很低,要走相关流程的时候才会打开。平均一周打开一次即可。
而邮箱虽然作为90%以上公司的标配,但是基本沦为撕逼利器,用处已不大,我建议,如果你的公司业务没有涉及和海外公司协同,果断放弃公司邮箱。
希望你从我个人的一些使用习惯上能得到一些启发,祝愿各位也能高效的工作,不被微信所累。相信,从你我做起,这一天不会太远。
「 题图 By planet volumes」
推荐:在家办公和高效远程协作的那些事
上文:近况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721.html
我眼中的这届双十一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 分钟
上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基本上延续到这周也可以认为结束了。该收的包裹也收差不多了,该退的也退的差不多了。
终于可以平心静气的聊聊这届双十一了,国内电商两大巨头京东阿里,纷纷报上了喜人的数据,均创新高,具体数据已经在上周早就发布了。
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网上很多人都在发视频和文章,这届双十一感觉没有了往年的气氛了。
就像现在的过年,已经没有小时候有年味了。
大家纷纷将原因归咎于直播带货。
因为各种大折扣,以前只能在双十一才能有的,现在每天都在薇娅李佳琦罗永浩们的直播间里体验到。
另外,今年针对双十一这种活动,国家早早就出台了各种规定,不允许先涨价在打折的这种惯用伎俩,大数据杀熟被严格监控,另外,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
以往促销的时候,在灰色地带玩的那些伎俩,在今年突然发现失灵了。
这不是主要的,大家最大感触是。虽然今年的成交额创了新高,前些年每到此时各大快递爆仓的新闻看不到了。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头一天晚上下单买的货,第二天竟然就到了。
所以,不得不说,经过这些年双十一的压力训练,中国整个快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说吊打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过分。
从我住的小区楼下菜鸟驿站来说,往年摆在大门口连夜分货的场景不见了,非常从容,你无法想象,快递的效率竟然反而提高了。
这不得不感谢京东、菜鸟、顺丰们在整个物流体系的长期投入和整合,以前各大快递公司单打独斗,到现在的联合运送,菜鸟物流应该值得点赞。其遍布每个城市角落的菜鸟驿站代收点,将之前的快递痛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以解决。
再说一个我的另一个感受。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实施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赶在10月底的时候,更新了服务条款,以及将涉及个人信息部分的功能作了更新调整。包括像微信这种国民级应用也不例外。
上面给予我们广大快递物流企业点赞,这里还是不得不泼一点冷水。
从我的观察来看,几乎所有快递公司对个人信息保护上,基本没有任何改进措施,包括国家队的邮政。
之前一段时间体验过一次一家快递公司的隐私保护,显示的不是个人电话号,是经过转换的号码,我本来还准备把这个优秀案例拿出来说说。
但是从这次双十一收到的快递来看。
所有包裹上面赫然印着每个用户的收货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要知道,很多地址上写的都是用户的家庭住址。
当然,稍好点的顺丰,是将电话号码中间部分用星号隐藏,只能看到电话号码的首位。
国内物流体系在这些年取得了如此重要的进步,那么在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上却十年如一日。不得不让人唏嘘。
我有个习惯,收到快递,我都会将贴在包裹上的快递单撕下来销毁,避免跟人信息被更多人获得。但是,操蛋的是,目前只有少数快递公司还是那种易撕贴式的快递单,大部分快递单是那种根本无法撕下来一次性单据,贴的牢固的令人发指,每每此时,心中都想骂一顿这快递。
真心希望,国内的快递公司,在投仓库那么巨大的投入都眼睛不眨一下,也从细微之处尽快做些改进,提高一下用户体验。
当然,从这些细节,你也能看到哪些快递公司,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更有前途。
「 题图 By warren umoh」
推荐: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管理中心化
上文:工具控的烦恼,其实不应该成为烦恼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768.html
上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基本上延续到这周也可以认为结束了。该收的包裹也收差不多了,该退的也退的差不多了。
终于可以平心静气的聊聊这届双十一了,国内电商两大巨头京东阿里,纷纷报上了喜人的数据,均创新高,具体数据已经在上周早就发布了。
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网上很多人都在发视频和文章,这届双十一感觉没有了往年的气氛了。
就像现在的过年,已经没有小时候有年味了。
大家纷纷将原因归咎于直播带货。
因为各种大折扣,以前只能在双十一才能有的,现在每天都在薇娅李佳琦罗永浩们的直播间里体验到。
另外,今年针对双十一这种活动,国家早早就出台了各种规定,不允许先涨价在打折的这种惯用伎俩,大数据杀熟被严格监控,另外,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
以往促销的时候,在灰色地带玩的那些伎俩,在今年突然发现失灵了。
这不是主要的,大家最大感触是。虽然今年的成交额创了新高,前些年每到此时各大快递爆仓的新闻看不到了。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头一天晚上下单买的货,第二天竟然就到了。
所以,不得不说,经过这些年双十一的压力训练,中国整个快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说吊打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过分。
从我住的小区楼下菜鸟驿站来说,往年摆在大门口连夜分货的场景不见了,非常从容,你无法想象,快递的效率竟然反而提高了。
这不得不感谢京东、菜鸟、顺丰们在整个物流体系的长期投入和整合,以前各大快递公司单打独斗,到现在的联合运送,菜鸟物流应该值得点赞。其遍布每个城市角落的菜鸟驿站代收点,将之前的快递痛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以解决。
再说一个我的另一个感受。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实施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赶在10月底的时候,更新了服务条款,以及将涉及个人信息部分的功能作了更新调整。包括像微信这种国民级应用也不例外。
上面给予我们广大快递物流企业点赞,这里还是不得不泼一点冷水。
从我的观察来看,几乎所有快递公司对个人信息保护上,基本没有任何改进措施,包括国家队的邮政。
之前一段时间体验过一次一家快递公司的隐私保护,显示的不是个人电话号,是经过转换的号码,我本来还准备把这个优秀案例拿出来说说。
但是从这次双十一收到的快递来看。
所有包裹上面赫然印着每个用户的收货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要知道,很多地址上写的都是用户的家庭住址。
当然,稍好点的顺丰,是将电话号码中间部分用星号隐藏,只能看到电话号码的首位。
国内物流体系在这些年取得了如此重要的进步,那么在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上却十年如一日。不得不让人唏嘘。
我有个习惯,收到快递,我都会将贴在包裹上的快递单撕下来销毁,避免跟人信息被更多人获得。但是,操蛋的是,目前只有少数快递公司还是那种易撕贴式的快递单,大部分快递单是那种根本无法撕下来一次性单据,贴的牢固的令人发指,每每此时,心中都想骂一顿这快递。
真心希望,国内的快递公司,在投仓库那么巨大的投入都眼睛不眨一下,也从细微之处尽快做些改进,提高一下用户体验。
当然,从这些细节,你也能看到哪些快递公司,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更有前途。
「 题图 By warren umoh」
推荐: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管理中心化
上文:工具控的烦恼,其实不应该成为烦恼
我在知识星球「J 星球」记录每天所思所想,成长经历,这里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2021请和我们共同成长。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免费 入住 J 星球。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768.html
2021向阳而生
第 387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5分钟
2020年已经告一段落,虽然是物理时间上2020年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很多总结和追忆还正在进行中。但这并不妨碍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规划。
我的印象比例官方模板里,早早就已经出现了除2020各种总结模板以外的2021年愿望清单、2021目标管理、2021要读的100本书,2021年要看的电影清单等等。也就是意味着,很多人已经先于我们开始了2021年的规划。这大概也就是为新的一年立个flag吧。当然,你也可以参照这种模板做一些删减来制定你的2021年目标清单。
可能很多人会说,每到年底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当初立的flag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这种挫败感让人无地自容,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在新的一年立一些flag,不管是三分钟热度也好,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也好。写下来,贴在床头,或者像我一样,把它放在印象笔记的默认首页上。想想,我从2011年开始重度使用印象笔记,从免费用户到年费用户,受益良多。
2020年过于魔幻,经历的坎坷和挑战,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写上几百字,所以,经历了这么难熬的一年,2021年是不是更加值得期待呢。是不是有更好的生活值得我们去追求呢?
我想在新的一年,新版印象笔记一定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惊喜,我将它变成我的资料收藏夹,每日工作清单工具,写作记录工具,我已是他们的10年用户,想想令自己也后怕,尽然可以每天用一个工具长达10年之久。回想起刚开始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解决我的工作性质无法长时间在电脑边,需要手机和电脑端实现图片和文字记录的同步,那时候QQ网盘实在令人崩溃,今天你所看到的各种网盘、相册都还没有问世,但是印象笔记提供每月60M的免费流量可以使用,并且电脑手机端全平台覆盖,在智能手机方兴未艾的2011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即便当时功能及其简陋,但基本上解决了我在工作中的痛点。所以我在试用了之后就离不开了,在今天,类似的工具已经不胜枚举,但是我依然看好和热爱这个工具,他们的口号是——做人类的第二大脑�
��
2020年下半年开始异军突起的是微信的各项重大改版,其中新品中最为璀璨亮丽的当属视频号,那么排在朋友圈下面的视频号,并且在上个月,最新版的微信中已经全员开放。我查了一下后台,我是在2020年4月8日开通的视频号,那时候属于灰度测试阶段,开放的人很少,所以用的人也很少,即便我在上面发了几个不痛不痒的视频,响应者寥寥,因为视频号简陋的功能,隐蔽的入口,以及被抖音快手甩开几条街的用户体验,让视频号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种模仿或者跟随者。但是微信团队的想法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站在2021年初这个时间点来看,视频号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迭代更新也在加速。超过10亿用户的微信从来都不能让抖音快手们睡的安稳,那么,如果你先知先觉,应在意识到这个看似二分天下的短视频领域,在2021年会有新的变化。
另一个在2020年开始关注,并且我将在2021年全情投入使用的将是飞书,可能很多人很陌生,他是字节跳动旗下开发的团队协作平台,对,及时那个出品了抖音、今日头条、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等等一些列热门产品的字节跳动。在疫情期间走到广大国内用户面前,在腾讯的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各领风骚了一把之际,飞书,这个最早在国外发布的团队协作工具开始在 国内被熟知,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开始试用,但是功能和稳定性上,说实话,和腾讯的企业微信以及配套的腾讯会议,钉钉,由于疫情期间的用户暴增,动不动一天之内增加10万台服务器相比,飞书完全属于小打小闹。最重要的是,飞书的整体设计思路和钉钉企业微信完全不一样。
这个诞生于字节跳动内部,用于字节跳动内部的办公协作工具,基本上也就在2019年底的时候才开始对外开放。字节跳动当初的主要产品还是今日头条和抖音等内容产品,试用了圈内很多办公协作平台均无法达到公司内部的要求,于是乎,自己的工程师们决定自己开发一套办公协作系统。于是,就有了今天对外开放给广大用户的飞书。经过一年的试用,功能逐渐完善,产品迭代也非常快。
由于前面的这些历史,所以整体使用下来,飞书在内容编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甩开对手几条街。那么如果你的工作或者日常要使用比较多的文字、案头内容编辑工作的话,那么飞书将是你不可多得的趁手工具,不仅能提高你的效率,最主要是能增加繁重劳动过程中的愉悦性。我将在2021年将文本类的很多协作工作优先使用飞书来完成。
举了这几个例子,我是想说,2021年是多么值得期待,即便在经历了这么苟且的一年,依然有这么多激动人心的事情在持续发生着,有些是一脉相承的,有些是颠覆性的创新冲击。
总归让我们相信那么一句话,未来可期,我相信2021年,我会向阳而生,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新目标。那么找到之后,写下来,狠狠的执行,我相信,到2021年底总结的时候,你会有所收获,或者,像我一样,每年写一个总结,不管好的还是坏的,给别人看还是给自己看。
「 题图 By denise jans」
推荐:2020年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
上文:新年快乐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50.html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5分钟
2020年已经告一段落,虽然是物理时间上2020年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很多总结和追忆还正在进行中。但这并不妨碍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规划。
我的印象比例官方模板里,早早就已经出现了除2020各种总结模板以外的2021年愿望清单、2021目标管理、2021要读的100本书,2021年要看的电影清单等等。也就是意味着,很多人已经先于我们开始了2021年的规划。这大概也就是为新的一年立个flag吧。当然,你也可以参照这种模板做一些删减来制定你的2021年目标清单。
可能很多人会说,每到年底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当初立的flag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这种挫败感让人无地自容,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在新的一年立一些flag,不管是三分钟热度也好,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也好。写下来,贴在床头,或者像我一样,把它放在印象笔记的默认首页上。想想,我从2011年开始重度使用印象笔记,从免费用户到年费用户,受益良多。
2020年过于魔幻,经历的坎坷和挑战,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写上几百字,所以,经历了这么难熬的一年,2021年是不是更加值得期待呢。是不是有更好的生活值得我们去追求呢?
我想在新的一年,新版印象笔记一定可以带给我更多的惊喜,我将它变成我的资料收藏夹,每日工作清单工具,写作记录工具,我已是他们的10年用户,想想令自己也后怕,尽然可以每天用一个工具长达10年之久。回想起刚开始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解决我的工作性质无法长时间在电脑边,需要手机和电脑端实现图片和文字记录的同步,那时候QQ网盘实在令人崩溃,今天你所看到的各种网盘、相册都还没有问世,但是印象笔记提供每月60M的免费流量可以使用,并且电脑手机端全平台覆盖,在智能手机方兴未艾的2011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即便当时功能及其简陋,但基本上解决了我在工作中的痛点。所以我在试用了之后就离不开了,在今天,类似的工具已经不胜枚举,但是我依然看好和热爱这个工具,他们的口号是——做人类的第二大脑�
��
2020年下半年开始异军突起的是微信的各项重大改版,其中新品中最为璀璨亮丽的当属视频号,那么排在朋友圈下面的视频号,并且在上个月,最新版的微信中已经全员开放。我查了一下后台,我是在2020年4月8日开通的视频号,那时候属于灰度测试阶段,开放的人很少,所以用的人也很少,即便我在上面发了几个不痛不痒的视频,响应者寥寥,因为视频号简陋的功能,隐蔽的入口,以及被抖音快手甩开几条街的用户体验,让视频号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种模仿或者跟随者。但是微信团队的想法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站在2021年初这个时间点来看,视频号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迭代更新也在加速。超过10亿用户的微信从来都不能让抖音快手们睡的安稳,那么,如果你先知先觉,应在意识到这个看似二分天下的短视频领域,在2021年会有新的变化。
另一个在2020年开始关注,并且我将在2021年全情投入使用的将是飞书,可能很多人很陌生,他是字节跳动旗下开发的团队协作平台,对,及时那个出品了抖音、今日头条、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等等一些列热门产品的字节跳动。在疫情期间走到广大国内用户面前,在腾讯的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各领风骚了一把之际,飞书,这个最早在国外发布的团队协作工具开始在 国内被熟知,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开始试用,但是功能和稳定性上,说实话,和腾讯的企业微信以及配套的腾讯会议,钉钉,由于疫情期间的用户暴增,动不动一天之内增加10万台服务器相比,飞书完全属于小打小闹。最重要的是,飞书的整体设计思路和钉钉企业微信完全不一样。
这个诞生于字节跳动内部,用于字节跳动内部的办公协作工具,基本上也就在2019年底的时候才开始对外开放。字节跳动当初的主要产品还是今日头条和抖音等内容产品,试用了圈内很多办公协作平台均无法达到公司内部的要求,于是乎,自己的工程师们决定自己开发一套办公协作系统。于是,就有了今天对外开放给广大用户的飞书。经过一年的试用,功能逐渐完善,产品迭代也非常快。
由于前面的这些历史,所以整体使用下来,飞书在内容编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甩开对手几条街。那么如果你的工作或者日常要使用比较多的文字、案头内容编辑工作的话,那么飞书将是你不可多得的趁手工具,不仅能提高你的效率,最主要是能增加繁重劳动过程中的愉悦性。我将在2021年将文本类的很多协作工作优先使用飞书来完成。
举了这几个例子,我是想说,2021年是多么值得期待,即便在经历了这么苟且的一年,依然有这么多激动人心的事情在持续发生着,有些是一脉相承的,有些是颠覆性的创新冲击。
总归让我们相信那么一句话,未来可期,我相信2021年,我会向阳而生,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新目标。那么找到之后,写下来,狠狠的执行,我相信,到2021年底总结的时候,你会有所收获,或者,像我一样,每年写一个总结,不管好的还是坏的,给别人看还是给自己看。
「 题图 By denise jans」
推荐:2020年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
上文:新年快乐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50.html
这一别,又是半年
第 39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昨天正式立秋,炎热的夏天过了一半,一年也过了大半,公众号这一别就是半年,这大半年以来,日子过的并不轻松。
每年的二季度本来都会写一些感性的文字,因为即使毕业季,又是高考季。而今年由于项目的缘故,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对人的身心和心里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之前建立起来的几个系统都被打乱,无法正常运转,包括写作系统也一样。
最近,也在做一些思考,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对一个人、生活,都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于是我决定重新将这些系统做一些调整并运行起来。比如之前的写作系统,因为忙,被扔在一边,这个理由貌似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探究下去,发现并不成立,因为,一般写公众号的文章,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每天不可能连半个小时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而且更新频次并没有达到每天一篇的地步。所以说,工作状态下,哪怕是一般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写作系统也不应该瘫痪掉。
类似的其他几个系统,发现稍作调整优化后,同样可以保持运转,所以,所谓的忙,将以往的系统、习惯全部丢掉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人往往就是这样,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选择一种让自己更加舒服的状态去活着,但是,过于舒服的状态并不是什么好事。
人是需要一点压迫感的生活状态的,这样更容易激发自己动能,让人变的越来越好。而上述的舒服姿态,只会让人原地踏步,一个月两个月原地踏步可能感觉不出来差距,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下去,差距将是天翻地覆的,对比一下你身边的朋友、同学,五年后你会直冒冷汗。
身体上的变化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总感觉时间过的太快,这也导致人的心理感知年龄和身体年龄不匹配,前两天一口气爬了8层楼,突然感觉膝盖不适,本以为是错觉,回头想想自己已经这个年纪了,怪不得身体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心理上可能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不应该会出现这种问题。
以前书上说,35岁以前不好好锻炼身体,35岁以后身体就会时刻提醒你这一点。果不其然,尤其在戒烟以后,人新陈代谢调整,体重足足增长了10斤,想恢复如前可不容易,尤其是在新陈代谢越来越慢的年纪。
但是,健身应该是个长年累月的习惯配置,不应该是间歇性的行为,即便再忙,每天抽出5分钟的微运动依然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这种自律需要加强,一旦听之任之,身体上的反馈会更加直接,不用等三年五年。
所以,最好的改变就是现在就行动起来。
「 题图 By ivan diaz」
推荐:2021向阳而生
上文:终于,寒假结束了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87.html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昨天正式立秋,炎热的夏天过了一半,一年也过了大半,公众号这一别就是半年,这大半年以来,日子过的并不轻松。
每年的二季度本来都会写一些感性的文字,因为即使毕业季,又是高考季。而今年由于项目的缘故,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对人的身心和心里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之前建立起来的几个系统都被打乱,无法正常运转,包括写作系统也一样。
最近,也在做一些思考,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对一个人、生活,都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于是我决定重新将这些系统做一些调整并运行起来。比如之前的写作系统,因为忙,被扔在一边,这个理由貌似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探究下去,发现并不成立,因为,一般写公众号的文章,大概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每天不可能连半个小时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而且更新频次并没有达到每天一篇的地步。所以说,工作状态下,哪怕是一般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写作系统也不应该瘫痪掉。
类似的其他几个系统,发现稍作调整优化后,同样可以保持运转,所以,所谓的忙,将以往的系统、习惯全部丢掉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人往往就是这样,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选择一种让自己更加舒服的状态去活着,但是,过于舒服的状态并不是什么好事。
人是需要一点压迫感的生活状态的,这样更容易激发自己动能,让人变的越来越好。而上述的舒服姿态,只会让人原地踏步,一个月两个月原地踏步可能感觉不出来差距,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下去,差距将是天翻地覆的,对比一下你身边的朋友、同学,五年后你会直冒冷汗。
身体上的变化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总感觉时间过的太快,这也导致人的心理感知年龄和身体年龄不匹配,前两天一口气爬了8层楼,突然感觉膝盖不适,本以为是错觉,回头想想自己已经这个年纪了,怪不得身体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心理上可能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不应该会出现这种问题。
以前书上说,35岁以前不好好锻炼身体,35岁以后身体就会时刻提醒你这一点。果不其然,尤其在戒烟以后,人新陈代谢调整,体重足足增长了10斤,想恢复如前可不容易,尤其是在新陈代谢越来越慢的年纪。
但是,健身应该是个长年累月的习惯配置,不应该是间歇性的行为,即便再忙,每天抽出5分钟的微运动依然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这种自律需要加强,一旦听之任之,身体上的反馈会更加直接,不用等三年五年。
所以,最好的改变就是现在就行动起来。
「 题图 By ivan diaz」
推荐:2021向阳而生
上文:终于,寒假结束了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87.html
姗姗来迟的公众号付费阅读并没有什么卵用
第 37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分钟
「 By 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之前开通了付费阅读功能,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没有用起来,因为思来想去,真的找不到使用它的理由。
微信自从用户数在国内称王之后,无论在腾讯内部还是在外部来看,都开始变得"傲慢",之前很多人称之为克制。连原来的CTO张志东也说微信需要一些外部声音,可见在内部被诟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这种克制也让其付出了不少代价,在自媒体界曾经的王者——微信公众号,一直以来没有很好的解决写作者的盈利问题,硬生生逼走了不少用户,也诞生了不少新的超级平台,头部的有《得到》APP,当然,还有绕不开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凭借简单粗暴的打法和不断的快速迭代,吸引了一大批写作者在其平台上,直接对公众号形成威胁。
记得Keso老师曾说过微信的这个付费功能做的太慢了,只能转到另一个平台去做付费专栏,那个一年多的专栏已经更新完毕后,微信这个产品仍然没有出来。原来的CTO张志东领导下的腾讯产品逻辑一直是,先解决从0到1的问题,再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现在出来的这个付费阅读功能,真是不尴不尬,有别于得到APP上的付费专栏,是每一篇文章设置一个付费金额,免费看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需要付费后才能阅读。
这用户体验也是没谁了!
我想请问,你会为了看半篇文章去付费么?反正我是不会的。得到上的付费专栏有的并不便宜,至少对于网络付费来说,很多课程是199块,但是购买的人依然很多,因为课程有大纲,平台有宣传,专栏作者是要求每天更新固定内容的,整个课程的内容其实在上线之前已经全部完成,只不过要在每天更新罢了。这样的专栏在品质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而公众号的这种单篇(半篇)付费,却毫无保障而言,用的只不过是作者的信用背书。所以这种形式可能比较适用于类似网络小说连载,或者资源类文章,付费给你看资源,不付费只能看前面的摘要。
但是这样一来,受众群体就会极其狭窄,最终导致这个产品的扑街。甚至于还不如直接抄得到APP做付费专栏来的契合实际。
微信这两年一来裹足不前,被很多人诟病,类似的逻辑,现在还开发了一个叫"视频号"的产品,说白了就是短视频功能,也将会是一个扑街产品。
朋友圈本身已经带了发送视频功能,外面有更强大的抖音、快手平台,玩法更丰富,人家为什么要用你的视频号呢,要命的是,现在还在玩所谓的"克制",要邀请开通后才能发短视频,纵观国内国外也是没谁了。
可以预见的是,微信正在一点一点的将之前积攒的优势一个个败掉,竞争对手如字节跳动应该是很开心的,不仅在夹缝中做大了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视频等众多现象级产品,现在直接扬帆出海,开辟另一个更大的战场了,连阿里的钉钉也得以弯道超车。
推荐: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上文:聊聊股市的暴跌和疫情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542.html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分钟
「 By birmingham museums trust」
之前开通了付费阅读功能,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没有用起来,因为思来想去,真的找不到使用它的理由。
微信自从用户数在国内称王之后,无论在腾讯内部还是在外部来看,都开始变得"傲慢",之前很多人称之为克制。连原来的CTO张志东也说微信需要一些外部声音,可见在内部被诟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这种克制也让其付出了不少代价,在自媒体界曾经的王者——微信公众号,一直以来没有很好的解决写作者的盈利问题,硬生生逼走了不少用户,也诞生了不少新的超级平台,头部的有《得到》APP,当然,还有绕不开的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凭借简单粗暴的打法和不断的快速迭代,吸引了一大批写作者在其平台上,直接对公众号形成威胁。
记得Keso老师曾说过微信的这个付费功能做的太慢了,只能转到另一个平台去做付费专栏,那个一年多的专栏已经更新完毕后,微信这个产品仍然没有出来。原来的CTO张志东领导下的腾讯产品逻辑一直是,先解决从0到1的问题,再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现在出来的这个付费阅读功能,真是不尴不尬,有别于得到APP上的付费专栏,是每一篇文章设置一个付费金额,免费看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需要付费后才能阅读。
这用户体验也是没谁了!
我想请问,你会为了看半篇文章去付费么?反正我是不会的。得到上的付费专栏有的并不便宜,至少对于网络付费来说,很多课程是199块,但是购买的人依然很多,因为课程有大纲,平台有宣传,专栏作者是要求每天更新固定内容的,整个课程的内容其实在上线之前已经全部完成,只不过要在每天更新罢了。这样的专栏在品质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而公众号的这种单篇(半篇)付费,却毫无保障而言,用的只不过是作者的信用背书。所以这种形式可能比较适用于类似网络小说连载,或者资源类文章,付费给你看资源,不付费只能看前面的摘要。
但是这样一来,受众群体就会极其狭窄,最终导致这个产品的扑街。甚至于还不如直接抄得到APP做付费专栏来的契合实际。
微信这两年一来裹足不前,被很多人诟病,类似的逻辑,现在还开发了一个叫"视频号"的产品,说白了就是短视频功能,也将会是一个扑街产品。
朋友圈本身已经带了发送视频功能,外面有更强大的抖音、快手平台,玩法更丰富,人家为什么要用你的视频号呢,要命的是,现在还在玩所谓的"克制",要邀请开通后才能发短视频,纵观国内国外也是没谁了。
可以预见的是,微信正在一点一点的将之前积攒的优势一个个败掉,竞争对手如字节跳动应该是很开心的,不仅在夹缝中做大了今日头条、抖音、火山视频等众多现象级产品,现在直接扬帆出海,开辟另一个更大的战场了,连阿里的钉钉也得以弯道超车。
推荐: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上文:聊聊股市的暴跌和疫情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542.html
特斯拉国产化的随想
第 36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7 分钟
2020年1月7日当天,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 正式下线交付用户。深夜,我在「微信圈子」里记下了一条碎碎念。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具有光环的,选址临港自贸区,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进国家新能源车补贴名单。其2019年初时特斯拉上海工厂曾轰动一时,彼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这是一家纯粹外商独资的汽车企业,史无前例,建厂的资金也基本上来自国内几大银行和上海当地企业。
也就是说,这是个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外商可以在国内独资成立车企,而特斯拉带来的只有他的品牌、管理和生产工艺,更重要的是他的供应链管理。其他一切均由上海当地给予支持。我没记错的话,建造这个工厂的正是上海建工集团。
汽车工业的另一条路
改革开放之处,关于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时候曾有过争论,是采用市场换技术还是开放式竞争。后来你也看到了,均采用合资模式,第一个来的正是德国大众,成立了上海大众,一样是具有标志性的。
外资车企是不具备独立在国内生产汽车资格的,想要来国内发展,必须要与国内一家车企合资,目的正是扶持国内汽车工业,希望以市场换技术,能诞生国内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然而30年下来,国内汽车工业仍然未见起色,眼瞅着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了,大街上跑的基本还是国外汽车品牌。
那么既然当初如此百般呵护仍然未能诞生一家想要的国内汽车企业,那么市场派开始占据上风,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际成功案例的,不仅诞生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还拥有国际最完整的产业链,正是来自国内电信产业的启示。
电信产业的启示
与汽车工业不同的是,电信产业一开始走的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化道路,顶端的诺基亚、爱立信与国内的华为、中兴充分竞争,并没有将国内这些企业打趴下,反而越来越强,30年下来,华为、中兴已经在国际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甚至还有第二第三梯队企业。
整条产业链上来说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芯片到末端设备,一应俱全。如果说这些可能让你不感冒,那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To B的业务,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感官直接的当属末端设备——手机。
仅仅在这个子领域里,国内依然诞生了华为、OPPO、VIVO、小米等可以和苹果三星参与全球竞争的品牌。
在功能机时代,是诺基亚的天下,一票的国外品牌,什么三星、摩托罗拉等等,国内品牌大部分被山寨机占领,即便早些年的「中华酷联」梯队依然无法跟人家抗衡。
直到一家手机将产业链移到中国,苹果的iPhone由富士康代工,全球的iPhone 基本全部由郑州富士康生产,早先由深圳富士康代工。
虽然苹果的供应链上很多也是其他国家品牌,最终这些供应链上的企业纷纷来到国内建厂,以高品控要求培训了一大批国内生产工人,供应链的国产化,带来的除了生产工艺,还有技术研发相关行业,同样经过30年的发展,手机行业从芯片到配到的充电器等周边设备,基本全部国产化,这整套在国内的供应链,正式华为、OPPO、小米们崛起的土壤和后勤保障。
正是这一整条产业链的培育发展,只需仅仅数年,就能小米们从无到有长成一家大品牌。
电动汽车的未来
之所以说特斯拉国产化是标志性事件,一来,官家也看出来,这么多年搞了这么多扶持电动汽车的政策,发现大家都是奔着享受国家补贴去的,并没有正儿八经或者破釜沉舟的去认真的发展这个产业。
包括传统汽车厂商和新成立的电动车厂商,很大一批公司均是基于这种利益驱动。
而特斯拉不同,从一诞生就是奔着只做电动车去的,哪怕前几年差点破产,也一样注重研发,甚至把所有电动车专利开发给全球来用,正是想繁荣整个产业链。
官家的意图也很明确,那些挂羊头卖狗肉骗补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狼真的来了,不好好做就会被干掉。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恨铁不成钢,倒逼整个产业链跟上国际步伐甚至是领先国际。
其实,早在2018年,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松下,就已经在苏州工业园区合资成立了用于生产特斯拉专用电池的工厂,特斯拉其实已经提前将很多供应链布局在中国,否则谈何当年开工当年量产。
特斯拉甚至在首发会上承诺,将在2020年全部实现国产化,也就是说,所有的特斯拉供应链都将在国内完成,这像极了如今的电信市场,当然,这也是官家想看到的。否则你以为为什么特斯拉为何能如此快速的在10个月完成投产,很大程度上在于官家给予的大力支持。
所以,才有了埃隆马斯克在首发会上说的「感谢上海政府」。
无论是市场还是国家动力上,中国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二来,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兑现入世承诺,以后行走江湖也增加有底气了不是。
再者,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国内的石油大量依赖进口,油价居高不下,一旦成功切换成电动,那么石油需求量将大大下降。相比较石油只能从别人那买,还要等人家挖出来,运过来,还要用美元结算。电可就大不一样了。国内发电的渠道很多,而且不需要进口,水电、风电、煤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等,均能满足用电需求。
减少化工产业链,还可以在环保上大受裨益。这几年你可能都感受到了,各地都在强力抓环保,治理环境污染。
现在正是入手时机吗
由于2020正有购车计划,于是顺便比较了一下燃油车和电动车。电动车是未来几年趋势,在5年内应该普及率会达到惊人的比例,尤其在大城市。
买电动车首要考虑的依然是充电便利性问题,里程焦虑是电动车主的通病。
现阶段,市政公共充电桩比例严重无法和加油站比例抗衡,即便在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但是在一线城市我看了未来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准备建的充电站,基本在这些城市内使用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未来布局较大的可能是像南京、杭州、这样的较大城市,我顺便搜索了一下苏州,充电站数量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即便你在苏州这样量级的城市,2020年购买电动车,充电依然不是非常方便,但是如果另外配上家庭充电桩,应该可以满足城市通勤需求,顺便说一下,国产的特斯拉3不再赠送家庭充电桩,需要另外付费购买。
那么卡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上,购买电动车依然需要慎重。如果你作为城市通勤使用,可以即刻入手,但如果你要经常跨市甚至跨省驾车,那么按照目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来说,你会非常焦虑,这是市政充电站数量不足所带来的,但相信3-5年后,这种焦虑会随着充电站密度增加和续航里程的增加而消失。
到那时候,电动汽车将是你购车的首选。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现在这几千万辆的燃油车怎么办,传统车企还要继续生产燃油汽车吗?市场已经给出了回应。从2019年开始,国内新汽车销售首次出现下跌,二手车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
「 题图 By Afif Kusuma」
推荐: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上文: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73.html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7 分钟
2020年1月7日当天,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 正式下线交付用户。深夜,我在「微信圈子」里记下了一条碎碎念。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具有光环的,选址临港自贸区,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进国家新能源车补贴名单。其2019年初时特斯拉上海工厂曾轰动一时,彼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这是一家纯粹外商独资的汽车企业,史无前例,建厂的资金也基本上来自国内几大银行和上海当地企业。
也就是说,这是个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外商可以在国内独资成立车企,而特斯拉带来的只有他的品牌、管理和生产工艺,更重要的是他的供应链管理。其他一切均由上海当地给予支持。我没记错的话,建造这个工厂的正是上海建工集团。
汽车工业的另一条路
改革开放之处,关于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时候曾有过争论,是采用市场换技术还是开放式竞争。后来你也看到了,均采用合资模式,第一个来的正是德国大众,成立了上海大众,一样是具有标志性的。
外资车企是不具备独立在国内生产汽车资格的,想要来国内发展,必须要与国内一家车企合资,目的正是扶持国内汽车工业,希望以市场换技术,能诞生国内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然而30年下来,国内汽车工业仍然未见起色,眼瞅着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了,大街上跑的基本还是国外汽车品牌。
那么既然当初如此百般呵护仍然未能诞生一家想要的国内汽车企业,那么市场派开始占据上风,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际成功案例的,不仅诞生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还拥有国际最完整的产业链,正是来自国内电信产业的启示。
电信产业的启示
与汽车工业不同的是,电信产业一开始走的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化道路,顶端的诺基亚、爱立信与国内的华为、中兴充分竞争,并没有将国内这些企业打趴下,反而越来越强,30年下来,华为、中兴已经在国际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甚至还有第二第三梯队企业。
整条产业链上来说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芯片到末端设备,一应俱全。如果说这些可能让你不感冒,那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To B的业务,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感官直接的当属末端设备——手机。
仅仅在这个子领域里,国内依然诞生了华为、OPPO、VIVO、小米等可以和苹果三星参与全球竞争的品牌。
在功能机时代,是诺基亚的天下,一票的国外品牌,什么三星、摩托罗拉等等,国内品牌大部分被山寨机占领,即便早些年的「中华酷联」梯队依然无法跟人家抗衡。
直到一家手机将产业链移到中国,苹果的iPhone由富士康代工,全球的iPhone 基本全部由郑州富士康生产,早先由深圳富士康代工。
虽然苹果的供应链上很多也是其他国家品牌,最终这些供应链上的企业纷纷来到国内建厂,以高品控要求培训了一大批国内生产工人,供应链的国产化,带来的除了生产工艺,还有技术研发相关行业,同样经过30年的发展,手机行业从芯片到配到的充电器等周边设备,基本全部国产化,这整套在国内的供应链,正式华为、OPPO、小米们崛起的土壤和后勤保障。
正是这一整条产业链的培育发展,只需仅仅数年,就能小米们从无到有长成一家大品牌。
电动汽车的未来
之所以说特斯拉国产化是标志性事件,一来,官家也看出来,这么多年搞了这么多扶持电动汽车的政策,发现大家都是奔着享受国家补贴去的,并没有正儿八经或者破釜沉舟的去认真的发展这个产业。
包括传统汽车厂商和新成立的电动车厂商,很大一批公司均是基于这种利益驱动。
而特斯拉不同,从一诞生就是奔着只做电动车去的,哪怕前几年差点破产,也一样注重研发,甚至把所有电动车专利开发给全球来用,正是想繁荣整个产业链。
官家的意图也很明确,那些挂羊头卖狗肉骗补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狼真的来了,不好好做就会被干掉。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恨铁不成钢,倒逼整个产业链跟上国际步伐甚至是领先国际。
其实,早在2018年,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松下,就已经在苏州工业园区合资成立了用于生产特斯拉专用电池的工厂,特斯拉其实已经提前将很多供应链布局在中国,否则谈何当年开工当年量产。
特斯拉甚至在首发会上承诺,将在2020年全部实现国产化,也就是说,所有的特斯拉供应链都将在国内完成,这像极了如今的电信市场,当然,这也是官家想看到的。否则你以为为什么特斯拉为何能如此快速的在10个月完成投产,很大程度上在于官家给予的大力支持。
所以,才有了埃隆马斯克在首发会上说的「感谢上海政府」。
无论是市场还是国家动力上,中国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二来,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兑现入世承诺,以后行走江湖也增加有底气了不是。
再者,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国内的石油大量依赖进口,油价居高不下,一旦成功切换成电动,那么石油需求量将大大下降。相比较石油只能从别人那买,还要等人家挖出来,运过来,还要用美元结算。电可就大不一样了。国内发电的渠道很多,而且不需要进口,水电、风电、煤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等,均能满足用电需求。
减少化工产业链,还可以在环保上大受裨益。这几年你可能都感受到了,各地都在强力抓环保,治理环境污染。
现在正是入手时机吗
由于2020正有购车计划,于是顺便比较了一下燃油车和电动车。电动车是未来几年趋势,在5年内应该普及率会达到惊人的比例,尤其在大城市。
买电动车首要考虑的依然是充电便利性问题,里程焦虑是电动车主的通病。
现阶段,市政公共充电桩比例严重无法和加油站比例抗衡,即便在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但是在一线城市我看了未来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准备建的充电站,基本在这些城市内使用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未来布局较大的可能是像南京、杭州、这样的较大城市,我顺便搜索了一下苏州,充电站数量屈指可数,也就是说,即便你在苏州这样量级的城市,2020年购买电动车,充电依然不是非常方便,但是如果另外配上家庭充电桩,应该可以满足城市通勤需求,顺便说一下,国产的特斯拉3不再赠送家庭充电桩,需要另外付费购买。
那么卡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上,购买电动车依然需要慎重。如果你作为城市通勤使用,可以即刻入手,但如果你要经常跨市甚至跨省驾车,那么按照目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来说,你会非常焦虑,这是市政充电站数量不足所带来的,但相信3-5年后,这种焦虑会随着充电站密度增加和续航里程的增加而消失。
到那时候,电动汽车将是你购车的首选。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现在这几千万辆的燃油车怎么办,传统车企还要继续生产燃油汽车吗?市场已经给出了回应。从2019年开始,国内新汽车销售首次出现下跌,二手车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
「 题图 By Afif Kusuma」
推荐:从大兴机场通航所想到的
上文: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73.html
如果要说管理,那就先从管理自身开始吧
第 382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 图 ryunosuke kikuno」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早期乔布斯的一段话,"公司大了之后,很多人就把"管理"当成了工作本身,他们认为只要遵循流程和纪律,就能奇迹般的取得成功。"
说实话,重温这段话的时候,每每令人后背发凉,现在很多公司,哪怕是几百人的小公司,中层高层张口闭口,茶余饭后就是管理方法。特别是很多老板从第一线打拼出来的,对管理更是膜拜,说是中了管理学的毒毫不夸张。这些老板的特点,公司规模稍微大点之后,感觉发展遇到瓶颈,自身认知到了天花板,需要去某某商学院深造一下,这种为老板们开设的商学院课程费用一般相对高昂,因为他们的目标群体并不在乎这点钱,在乎的是,上了这个管理课能帮助他的公司解决问题。
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某老板就是遇到上面说到的困境,学了商学院课程后回去开始将学到的各种管理方法用到公司日常管理,每两年,公司就被他干关门了。这真不是段子,是现实中的很多案例。
如果对管理上了瘾,是很可怕的,对于任何规模的一家公司都是挺可怕的意见事情,很多公司在做大了之后,怀念创业时期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刻舟求剑。我们不要奢望一家公司到了上万人的规模,还想着像几个人的小公司那样来管理。
但要防微杜渐的正是在公司大了之后,出现开头乔老爷当年说的那种情况,或者可以统称为大公司病,很多老板都是致力于解决大公司病,那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还是关注产品本身。亦如埃隆马斯克多说的第一性原理。
如果你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那么要将更多的着力点聚焦在产品本身,切记管理上瘾,在当下国内,大部分公司都是做产品的公司,真正做虚拟经济的公司屈指可数,哪怕是金融业,也都是拿产品说话的。更不要说大量的实体企业了。将过多的经历放在公司管理本身而不是自己的产品上,当然会有大公司病。
那些看了几本管理学书,张口闭口跟你谈管理的老板或者中高层,建议保持一定距离。你可以很容易分辨出谁是真正的管理高手,如果一个自称管理者,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自己的身体都管理不好,你会相信他能管理好一家公司么?虽然这样说有点武断,但是比较容易快速区分。真正的管理高手从不轻言谈管理,他们都更关注产品本身,管理是工具,是要用它来解决问题。
如果要论管理,那么先管理好自己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说是不。
推荐:按下生活的重启键
上文:十年小米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15.html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3分钟
「 图 ryunosuke kikuno」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早期乔布斯的一段话,"公司大了之后,很多人就把"管理"当成了工作本身,他们认为只要遵循流程和纪律,就能奇迹般的取得成功。"
说实话,重温这段话的时候,每每令人后背发凉,现在很多公司,哪怕是几百人的小公司,中层高层张口闭口,茶余饭后就是管理方法。特别是很多老板从第一线打拼出来的,对管理更是膜拜,说是中了管理学的毒毫不夸张。这些老板的特点,公司规模稍微大点之后,感觉发展遇到瓶颈,自身认知到了天花板,需要去某某商学院深造一下,这种为老板们开设的商学院课程费用一般相对高昂,因为他们的目标群体并不在乎这点钱,在乎的是,上了这个管理课能帮助他的公司解决问题。
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某老板就是遇到上面说到的困境,学了商学院课程后回去开始将学到的各种管理方法用到公司日常管理,每两年,公司就被他干关门了。这真不是段子,是现实中的很多案例。
如果对管理上了瘾,是很可怕的,对于任何规模的一家公司都是挺可怕的意见事情,很多公司在做大了之后,怀念创业时期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刻舟求剑。我们不要奢望一家公司到了上万人的规模,还想着像几个人的小公司那样来管理。
但要防微杜渐的正是在公司大了之后,出现开头乔老爷当年说的那种情况,或者可以统称为大公司病,很多老板都是致力于解决大公司病,那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还是关注产品本身。亦如埃隆马斯克多说的第一性原理。
如果你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那么要将更多的着力点聚焦在产品本身,切记管理上瘾,在当下国内,大部分公司都是做产品的公司,真正做虚拟经济的公司屈指可数,哪怕是金融业,也都是拿产品说话的。更不要说大量的实体企业了。将过多的经历放在公司管理本身而不是自己的产品上,当然会有大公司病。
那些看了几本管理学书,张口闭口跟你谈管理的老板或者中高层,建议保持一定距离。你可以很容易分辨出谁是真正的管理高手,如果一个自称管理者,自己的日常作息时间、自己的身体都管理不好,你会相信他能管理好一家公司么?虽然这样说有点武断,但是比较容易快速区分。真正的管理高手从不轻言谈管理,他们都更关注产品本身,管理是工具,是要用它来解决问题。
如果要论管理,那么先管理好自己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说是不。
推荐:按下生活的重启键
上文:十年小米
本文由公众号 joojencom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
私人微信 joojen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615.html
躬身入局,从学会一门叫「自学」的手艺开始
第 361 篇文章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5分钟
在2020年到来之前,我在「得到」APP上新加入了两个内容的学习,说实话,自从得到APP上线后就一直存在我的手机里面,不时打开看看总会有新的惊喜。
无独有偶,这两天被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的年度演讲刷屏了,不喜欢的人开始臭骂罗振宇又是在贩卖焦虑,新时代的精神传销,这两天倒是有不少大佬开始撰文力挺罗振宇,认为是在做正确的是,积极的事,传递的是正向价值观。
记得罗胖前年的年度演讲放了一个书单,直接导致过年前那些书都卖断货,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得到APP这两年日渐壮大,很多牛逼的人物都在得到上开设相应课程,说明人家是做对了的。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在得到APP上的,大部分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追求自我提高的一群人。
今年get到一个点就是下图显示的,来自曾国藩的「躬身入局」。
具体不清楚这词啥意思的可以去百度一下,或者建议你看一下罗振宇年度演讲的相关章节。
躬身入局
让我感同身受的是在2019年底之际,我给自己开的一个新课题——重新系统学一遍Python编程语言。
Python其实是个比较老的编程语言,这两年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焕发了第二春。
初次了解Python其实是因为豆瓣,当初国内网站里最有调性的一个,也是唯一个用Python开发的网站。大学里教授的C语言,后自学了PHP,具有C语言基础的人学PHP相对更加容易,很多语法以及书写规范都相近,而Python却大不相同,连一个空格都是被严格要求的。但是其严格要求的结果是,代码更加简洁优雅,用业内的话就是「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我虽然简单了解过Python的一些基本语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用Python写过程序,当然的,很快也就忘的差不多了。
而由于这些年一直从事的是和程序基本绝缘的工作,鲜有机会再重新接触代码,很快连C语言和PHP基本也都还给书本了。
2019年还有个网络事件就是李笑来老师在Github上发布了他的另一本书——《自学是门手艺》,曾长时间占据Github分享榜首位置。
这本书的奇葩之处是,从学Python入手来介绍自学这门手艺。结合我本身正在做的一个事情,于是决定撸一遍这本书。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大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了一个人怎么去学习,上过大学的人大概都知道,你从事的工作所用的技能又有多少是你在大学时期学到的呢。
甚至大概有70%以上的人从事的,完全是跟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背离的工作。那么要想在毕业后还能在这个社会混下去,就必须要学会「自学」这项基本技能。
要知道,扎心的数据是,这个社会上其实80%以上的人是未上过大学的,官方统计的数据其实更高。
那么,这么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很多生存、赚钱技能都是靠后天自学习得。
自学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刚需。
下图是印象笔记和新榜共同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上的「识力」和「自我学习」榜,可见二者是高度重合的。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谁都不想被落下,被年轻一辈拍死在沙滩上,于是这些提供学习内容的公众号便脱颖而出了。
入局只是开始
如果你也想测试一下你是否还具备自学能力,那么我倒是也建议你撸一遍《自学是门手艺》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是被支配还是在支配别人。链接如下:
https://github.com/selfteaching/the-craft-of-selfteaching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这是发布在戏称为全球最大同性恋社交网站的Github上,Github是个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代码分享网站,由于上面基本上集中的都是码农,而这个工种又基本上都是男性为主,故有此戏称。
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最具备分享精神和自学精神的一群,他们很多人都是未经过高等教育,一样成为行业翘楚的人。自己写的代码分享出去并供别人免费使用,交流,改进,甚至进化。让Github成为了IT圈子里无人不知并且大部分人都会去用的一个网站。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打开这个网址的那一刻,你的自学之路就已经开始了,你想要顺利的阅读这本书,那么你需要熟悉Github如何操作,搭建本地Python环境和Jupyter文本环境,否则,你不可能顺利阅读到第二章节。
即使学会了也不过是个开始,只有将学到的内容付诸实际,解决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那才是真的有用、有价值,否则,就会像我之前的经历一样,虽然早些年已经学过了,但还是要返回头来重新学一遍,相信我,这种感觉并不好。就像你上学时学了十几年英语,毕业后从未使用过,猛然出国旅游发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不要说读一本英文原著了。
入局者,才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入局才只是开始。
「 题图 By 得到,印象笔记」
推荐:碎片化的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上文:2020年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63.html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5分钟
在2020年到来之前,我在「得到」APP上新加入了两个内容的学习,说实话,自从得到APP上线后就一直存在我的手机里面,不时打开看看总会有新的惊喜。
无独有偶,这两天被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的年度演讲刷屏了,不喜欢的人开始臭骂罗振宇又是在贩卖焦虑,新时代的精神传销,这两天倒是有不少大佬开始撰文力挺罗振宇,认为是在做正确的是,积极的事,传递的是正向价值观。
记得罗胖前年的年度演讲放了一个书单,直接导致过年前那些书都卖断货,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得到APP这两年日渐壮大,很多牛逼的人物都在得到上开设相应课程,说明人家是做对了的。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在得到APP上的,大部分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追求自我提高的一群人。
今年get到一个点就是下图显示的,来自曾国藩的「躬身入局」。
具体不清楚这词啥意思的可以去百度一下,或者建议你看一下罗振宇年度演讲的相关章节。
躬身入局
让我感同身受的是在2019年底之际,我给自己开的一个新课题——重新系统学一遍Python编程语言。
Python其实是个比较老的编程语言,这两年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焕发了第二春。
初次了解Python其实是因为豆瓣,当初国内网站里最有调性的一个,也是唯一个用Python开发的网站。大学里教授的C语言,后自学了PHP,具有C语言基础的人学PHP相对更加容易,很多语法以及书写规范都相近,而Python却大不相同,连一个空格都是被严格要求的。但是其严格要求的结果是,代码更加简洁优雅,用业内的话就是「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我虽然简单了解过Python的一些基本语法,但是并没有真正用Python写过程序,当然的,很快也就忘的差不多了。
而由于这些年一直从事的是和程序基本绝缘的工作,鲜有机会再重新接触代码,很快连C语言和PHP基本也都还给书本了。
2019年还有个网络事件就是李笑来老师在Github上发布了他的另一本书——《自学是门手艺》,曾长时间占据Github分享榜首位置。
这本书的奇葩之处是,从学Python入手来介绍自学这门手艺。结合我本身正在做的一个事情,于是决定撸一遍这本书。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
自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大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教会了一个人怎么去学习,上过大学的人大概都知道,你从事的工作所用的技能又有多少是你在大学时期学到的呢。
甚至大概有70%以上的人从事的,完全是跟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背离的工作。那么要想在毕业后还能在这个社会混下去,就必须要学会「自学」这项基本技能。
要知道,扎心的数据是,这个社会上其实80%以上的人是未上过大学的,官方统计的数据其实更高。
那么,这么多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很多生存、赚钱技能都是靠后天自学习得。
自学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刚需。
下图是印象笔记和新榜共同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上的「识力」和「自我学习」榜,可见二者是高度重合的。
在这个高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谁都不想被落下,被年轻一辈拍死在沙滩上,于是这些提供学习内容的公众号便脱颖而出了。
入局只是开始
如果你也想测试一下你是否还具备自学能力,那么我倒是也建议你撸一遍《自学是门手艺》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是被支配还是在支配别人。链接如下:
https://github.com/selfteaching/the-craft-of-selfteaching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书,这是发布在戏称为全球最大同性恋社交网站的Github上,Github是个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代码分享网站,由于上面基本上集中的都是码农,而这个工种又基本上都是男性为主,故有此戏称。
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最具备分享精神和自学精神的一群,他们很多人都是未经过高等教育,一样成为行业翘楚的人。自己写的代码分享出去并供别人免费使用,交流,改进,甚至进化。让Github成为了IT圈子里无人不知并且大部分人都会去用的一个网站。
其实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打开这个网址的那一刻,你的自学之路就已经开始了,你想要顺利的阅读这本书,那么你需要熟悉Github如何操作,搭建本地Python环境和Jupyter文本环境,否则,你不可能顺利阅读到第二章节。
即使学会了也不过是个开始,只有将学到的内容付诸实际,解决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那才是真的有用、有价值,否则,就会像我之前的经历一样,虽然早些年已经学过了,但还是要返回头来重新学一遍,相信我,这种感觉并不好。就像你上学时学了十几年英语,毕业后从未使用过,猛然出国旅游发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不要说读一本英文原著了。
入局者,才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入局才只是开始。
「 题图 By 得到,印象笔记」
推荐:碎片化的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上文:2020年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
View this post on my blog: https://joojen.com/archives/1463.html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