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智力可以短期获得收益,而更多时候考验的是耐力和体力,所以,暂时的成功不一定代表未来成功,暂时的失败也不一定代表未来失败。
最近高考成绩陆续出来,网上刷视频基本上都能刷到各个地区查询高考成绩的激动场景,以及欢庆场面。当然,先祝贺谢谢考的好的学子们。好好安全、快乐地度过这个暑假,享受这短暂的胜利所带来的喜悦。恭喜你们在第一阶段拿到了不错的筹码,拿到好牌,仍然要认真打。
总是刷到这种欢喜激动的视频,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大家都考的挺好,好像都能上985 、211,哦,现在叫双一流。理性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这叫幸存者偏差。其实大部分没考好的同学,选择默不作声,为自己的前途揪心思量中。
可能还有一些人已经背上了行囊,准备为自己打拼出一个未来。
我们看几个冷冰冰的数据吧,数据不会骗人。
2021年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2022年高考人数超过1100万。而我们对比下2021年的录取率,本科录取率大概41%,其他人只能上专科和职高一类。只要数学不差,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当然,一本录取率就更低了,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和笔者一样是在零几年的时候,本科生还有点市场,站在2022年这个时间点上,本科生已经不再吃香,更不要说专科生或者职高一类,现实仍然是残酷的。更多人需要走上读研甚至读博之路,才能为自己的未来竞争添加更多砝码。
远的不说,今年应该算是史上最难毕业季了,应届毕业生逼近1100万,除去考研考公和回家继承家业的,大部分人要走上社会开始工作。
不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在公号上前几个月也写过好几篇关于宏观环境的文章。
大企业裁员仍在进行中,多的已经进行了四五轮裁员。连目前站在新能源风口上,最热的特斯拉都传出要裁员10%。
更多的中小企业只会更惨。数据统计是滞后的,大概我们要到年底,才能看到具体的统计数据出来。
不过下个月,城镇青年的失业率调查数据就会披露,上个月18%,你可以想想一下,这个月应届毕业生纳入统计范围后的数据。当然,不排除会采用一些统计技巧让这个数据看上去更好看一些。
说这么多就是要告诉很多年轻的朋友,即便上了大学,也不意味着就能找到工作,更不等于铁饭碗,也不等于好工作。那是为极少数人准备的,这个社会依然是金字塔结构。
我们以前看欧美的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发现不少上了大学的在普通的餐馆或者工厂打工,觉得人家真有个性,就不去写字楼大企业当螺丝钉。现在我们也将逐渐步入这个“个性”时代。北大生跑去卖猪肉将不再会上新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上,个人的选择而已。
但即便如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依然在社会职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位置。全民统计数据,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不到8%,当然,这是把生活在农村的老太太老大爷也统计进去了,年轻群体中,其实稍微计算一下,把中考录取率叠加一下基本上也能算个大概数字来。自己动手算比别人说给你听更直观、深刻。现在每年考生总数已经基本稳定。
得益于我们目前身处盛世,应该是这两百年以来的盛世,这应该是中国近来十几代人生活最好的时候,理应感到幸运。
物质极大丰富,经济发展强劲。这在全国广度上,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好的竞技平台。
比如,之前跑外卖和跑网约车的被人瞧不起,疫情期间,成了刚需,而且裁员潮下,这两个成了抢夺最为激烈的社会岗位。
一方面,是因为门槛不高,并不需要你受过高等教育,二来,收入其实不算低,甚至比在厂里上班赚的还多一些。最主要的是,时间上自由,不用每天按点打卡上下班,非常像自由职业。
对于高考失利的来说,可能刚刚开始踏上另外一条人生道路,并不是路走到头了。只是在这个人生的抉择当口,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罢了。这是人类对于未知恐惧的本能反应。
名人中,有很多都是逆袭的例子,比如得到APP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17岁就开始出身社会了。也有从学渣开始逆袭的普通小人物 StormZhang ,当然,类似的仍有很多,只不过我还不知道而已。
所以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只会比以前更多。
本文由公众号「 周哥事务所 」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